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后汉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6章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第1页/共6页]

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特诏。

苏伯阿善望气顾视舂陵乡,尝叹语云:“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嗣是起明堂,筑灵台,作辟雍,又在北郊设立方坛,主祀地祗,略与南郊祭天坛类似,惟情势分歧。费了多少工役,才得胜利,乃宣布图谶,明示天下。先是光武帝从强华言,援据赤伏符谶文,乃即帝位。见前文。及四方寇乱,顺次削平,越感觉谶文不爽,科学甚深,给事中桓谭,尝上书规谏道:

圣旨既下,群臣既不敢复言,待至光武帝东巡已毕,即奉驾还宫。好轻易过了两载,已是建武三十二年,光武帝偶读《河图会昌符》,谶记书名。有云:“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由的科学起来,暗想前次东巡,群臣都劝我封禅,彼时我未见此书,还道封禅无益,以是驳斥。今谶文如此如此,莫非真要我行此古礼?乃命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洛谶文,计得九世封禅,共三十六事。不知从何书查出。司空张纯等,即希旨上书,奏请封禅,略云:

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

郁葱佳气早呈祥,帝业重光我武扬;

皇太子庄,春秋渐高,留居东宫,光武帝欲为选徒弟,教诲储君,因向群臣咨问,令他各举所知,太子舅阴识,已受封原鹿侯,官拜执金吾,群臣俱上言太子徒弟,莫如阴侯。独博士张佚进说道:“今陛下册立太子,究竟为天下起见呢?还是为阴氏起见呢?为阴氏起见,阴侯原可为太子徒弟;若为天下起见,应当选用天下贤才,不宜公用私亲!”光武帝点头称善,且顾语张佚道:“欲为太子置徒弟,正欲储养君德,为天下计;今博士且能正朕,况太子呢?”当下拜佚为太子太傅,佚直任不辞,受职而退。另有太子少傅一缺,另任博士桓荣,各赐辎车乘马等物。荣沛郡人,资望比张佚为优,少时游学长安,师事博士朱普,习尚书学,家贫无资,佣食自给,十五年不归问故里。及朱普病殁,送丧至九江朱家,负土成坟,遂在九江居住,传授生徒,多至数百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荣怀藏经籍,与弟子窜匿山谷,虽经常饥困,尚是讲学不辍。待乱事既平,乃复出游江淮,仍以传授为生。建武十九年,始得辟为大司徒掾属,年已六十不足。弟子何汤,为虎贲中郎将,在东宫传授尚书。光武帝尝问汤师事何人,汤以荣对,乃召荣入见,令他讲授尚书,确有特识,因即擢为议郎,亦使传授太子。寻复迁为博士,常在东宫过夜,朝夕讲经。太子庄还礼不衰,及为太子少傅,荣已七十余岁,乃大会诸生,具列车马印绶,欢颜语众道:“本日得蒙厚恩,全由稽古得力,诸生可不加勉么?”以学术博取繁华,志趣亦卑,桓荣一得自矜,不敷为训。越二年复改任太常,事见后文。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