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梦溪笔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第4页/共5页]

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成制。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贱遂涸,急令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表里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灵。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很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高低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一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整天不断,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复古。

宝元中,党项犯边,有明珠族首级骁悍,最为边患。种世衡为将,欲以计擒之。闻其好伐鼓,乃造一马,持战鼓,以银裹之,极华焕,密使谍者阳卖之入明珠族。后乃择骁卒数百人,戒之曰:“凡见负银鼓自随者,并力擒之。”一日,羌酋负鼓而出,遂为世衡所擒。又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与元昊乳母白姥有隙。岁除日,野利引兵巡边,深涉汉境数宿,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元昊疑之。世衡尝得蕃酋之子苏吃曩,厚待之,闻元昊尝赐野利宝刀,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得刀以还,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设祭境上,为祭文,叙岁除日相见之欢。入夜,乃火烧纸钱,川中尽明。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乃佯委祭具,而银器凡千余两悉弃之。虏人争夺器皿,得元昊所赐刀,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元昊得之,又识其所赐刀,遂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以罪,自此君臣猜贰,乃至不能军。平夏之功,世衡战略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乃录其功,赠察看使。

狄青戍泾原日,尝与虏战,大胜,追奔数里,虏忽壅遏山踊,知其前必遇险,士卒皆欲奋击,青遽鸣钲止之,虏得引去。验其处,果临深涧,将佐皆悔不击。青独曰:“不然。奔亡之寇,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军已大胜,残寇不敷利,得之无所减轻。万一落其术中,存亡不成知。宁悔不击,不成悔不止。”青后平岭寇,贼帅侬智高兵败奔邕州,其下皆欲穷其窟穴,青亦不从,觉得趋利乘势,入不测之城,非大将事,智高因此获免。天下皆罪青不入邕州,脱智高于病笃。然青之用兵,主胜罢了,不求奇功,故何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比方弈棋,已胜敌可止矣,然犹进犯不已,常常大败,此青之所戒也。临利而能戒,乃青之过人处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