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梦溪笔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第1页/共3页]

异事异疾附

皇祐中,姑苏民家一夜有人以白垩书其墙壁,悉似“在”字,字稍异。一夕之间,数万家无一遗者;至于卧内深隐之处,户牖间无不到者。莫知其然,后亦无他异。

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常常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药金”也。得之者最多,天下谓之“印子金”是也。然止于一印,重者不过半两罢了,鲜有大者。予尝于寿春渔人处得一饼,言得于淮水中,凡重七两余,面有二十余印,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清楚。传者以谓泥之所化,手痕正如握泥之迹。襄、随之间,故舂陵、白水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蹄。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褭蹄作团饼,四边无榜样迹,似于平物上滴成,现在干柿,土人谓之“柿子金”。《赵飞燕别传》:“帝窥赵昭仪浴,多袖金饼以赐侍儿私婢”。殆此类也。一枚重四两余,乃古之一斤也。色有紫艳,非他金可比。以刀切之,柔甚于铅,虽大块亦可刀切,此中皆虚软。以石磨之,则霏霏成屑。小说麟趾褭蹄,乃娄敬所为药金,方家谓之“娄金”,和药最良。《汉书》注亦云:“异于他金”。予在汉东一岁,凡数家得之。有一窖数十饼者,予亦买得一饼。

木中有文,多是柿木。治平初,杭州南新县民家析柿木,中有“上天大国”四字,予亲见之,书法类颜真卿,极有笔力。国字中间或字,仍起挑作尖口,满是颜笔,知其非伪者。其横画便是横理,斜画便是斜理。其木直剖,偶当天字平分,而天字不破,高低两画并一脚皆横挺出半指许,如木中之节。以两木合之,如合契焉。

延州天山之巅,有奉国梵刹,寺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言尝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明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县。详“肤施”之义,亦与尸毗王说符合。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髦未有佛书,疑先人附会县名为说。虽有唐人一碑,已漫灭断折不成读。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尸毗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枯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即入于夫子。争夺珍宝,遗骸多为拉碎,但贮一小函中埋之。东上阁门使夏元象时为兵马都监,亲董是役,为予言之甚详。至明天山仓侧,昏后独行者常常与鬼神遇,郡人甚畏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