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 济水一(2)[第2页/共5页]

又东为白马渊。渊东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沟。又东迳房城北。《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觉得赵郡屋子也。余谓穆王里郑圃,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更加非矣。

京相璠曰: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釐城也。

《竹书?穆天子传》曰:甲辰,天子浮於荥水,乃奏广乐,是也。一水东北流,即黄雀沟矣。《穆天子传》曰:壬寅,天子东至於雀梁者也。又东北与不家沟水枝津合。二水之会为黄渊,北流注於济水。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当中,诸侯四通,货色之所买卖也。治产数令媛,富好行德,子孙求学,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东过封丘县北。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迳卷县故城东,又南迳衡雍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而曰水名也。京相璠曰:郑地也。言济水自荥泽中北流,至垣雍西,与出河之济会,南出新郑百里。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东,迳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觉得釜丘也。《竹书编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尚书》所谓导济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於河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