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河水二(2)[第1页/共5页]
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偶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卷,亮,南安人也。下封有水,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
洮水右合二水。左会大夏川水,水出西山,二源合舍而乱流,迳金柳城南。《十三州志》曰:大夏县西有故金柳城,去县四十里,本都尉治。又东北迳大夏县故城南。《地理志》王莽之顺夏。《晋书隧道记》曰: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又东北出山,注于洮水。洮水又北,翼带三水,乱流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枹罕,东入河,是也。
水出西北溪,东北流,迳列城北,右入漓水,城居二水之会也。漓水又北,迳可石孤城西,西戎之名也。又东北,左合黑城溪水。水出西北山下,东南流迳黑城南。又东南,枝水左出焉。又东南,入漓水。漓水又东北,迳榆城东,榆城溪水注之。水出素和细越西北山下,东南流,迳细越川,夷俗乡名也,又东南出狄周峡,东南右合黑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东北迳黑城东,东北注之榆溪。又东南,迳榆城南,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迳石门口。山高险绝,对岸若门,故峡得阙名矣,疑即皋兰庙门也。汉武帝元狩三年,骠骑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谓是山之关塞也。应劭《汉书音义》曰:皋兰在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关名也。今是山去河不远,故论者疑目国土之间矣。漓水又东北,皋兰山川自山摆布翼注漓水。漓水又东,白石川水注之,水出县西北山下,东南流,枝津东注焉。白石川水,又南迳白石城西,而注漓水。漓水又东迳白石县故城南。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
后羌反,遂能。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弹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钧栏,甚严饰桥在净水川东也。
王莽更曰顺砾。阚骃曰: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漓水迳其北。今漓水迳其南,而不出其北也。漓水又东,迳白石山北,应劭曰:白石山在东。罗溪水注之。水出西南山下,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左合罕幵南溪之,水出罕幵西,东南流迳罕幵南,注之。《十三州志》曰:泛博阪在枹罕西北,罕幵在焉。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创居于此。漓水又东,迳枹罕县故城南。应劭曰:故罕羌侯邑也。《十三州志》曰:枹罕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漓水在城南门前东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