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7章 洛水(1)[第5页/共6页]

洛水又与虢水会,水出扶猪之山,北流注于洛水,其南则鹿蹄之山也,世谓之纵山,非也。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挚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不日而驾行矣。属光武复兴,宸居洛邑,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曰:汉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长沙耆旧传》云: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久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午,紫云沓起,甘霖登降。报酬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到,滂湃雨下。县则司州及河南尹治,司隶,周官也。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后代因名司州焉。《地记》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