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9章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1)[第1页/共6页]

丹水又东北流,两岸石上有虎迹甚多,或深或浅,皆悉成绩天然,咸非野生。丹水又北注于夷水,水色清澈,与大溪同。夷水又东北迳夷道县北而东注。

夷水自沙渠入县,水流浅狭,裁得通船。东迳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馀,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堂湿,阳石常燥。每水旱不调,住民作威仪服饰,往入穴中,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晴和。相承所说,常常有效,但捉鞭者不寿,人颇恶之,故不为也。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觉得君。巴氏子务相乃中之。又令各乘土舟,约浮者当觉得君,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舟,从夷水下,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泛博,鱼盐所出,原留共居。廪君不准,盐神暮辄来宿,旦化为虫,群飞蔽日,六合晦暝。积十馀日,廪君因伺便射杀之,天乃开通。廪君乘土舟,下及夷城。夷城石岸险曲,其水亦曲,廪君望之而叹,山崖为崩。廪君登之。上有平石,方二丈五尺,因立城其傍而居之,四姓臣之。死,精魂化而为白虎,故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盐水即夷水也。又有盐石,即阳石也。

盛弘之以是推之,疑即廪君所射盐神处也。将知阴石,是对阳石立名矣。事既鸿古,难为明征。夷水又东迳石室,在层岩之上。石室南向,水出其下,绝壁千仞,自水上径瞥见。每有陟山岭者,扳木侧足而行,莫知其谁,村人骆都,小时到此室边采蜜,见一神仙,坐石床上,见都,凝瞩不转。都还招村人重往,则不复见。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廓清,因名清江也。

东北白岩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顶,平可有三畮许,上有故城,城中有水,登城瞥见一州之境,故名誉州山,鄙谚讹,今名武钟山。山根东有涌泉成溪,下注丹水,天阴欲雨,辄有赤气,故名曰丹水矣。丹水又迳亭下,有石穴甚深,何尝测其远近。穴中蝙蝠,大者如乌,多倒悬,《玄中记》曰:蝙蝠百岁者倒悬,得而服之,令人神仙。穴口有泉,冬温夏冷,秋则入藏,春则出游。民至秋,阑断水口,得鱼,大者长四五尺,骨輭肉美,异于馀鱼。丹水又迳其下,积而为渊。渊有神龙,每旱,村人以{艹网}草投渊上流,鱼则多死。龙怒,当时大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