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93章 资水(2)[第2页/共6页]

罗含《湘中记》云:屈潭之左,有玉笥山,羽士遗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

江水又西迳始兴县南,又西入曲江县,邸水注之。水出浮岳山,山蹑一处,则百馀步动,若在水也,因名浮岳山。南流注于东江。东江又西,与利水合。水出县之韶石北山。南流迳韶石下,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陈腐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

湘水又左合决湖口,水出西陂,东通湘渚。

溱水导源县西南,北流迳县西,而北与武溪合。《山海经》曰:肆水出临武西南,而东南注于海。入番禺西。肆水盖溱水之别号也。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迳临武县西,谓之武溪。县临侧溪东,因曰临武县,王莽改名大武也。溪又东南流左会黄岑溪水,水出郴县黄岑山,西南流右合武溪武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崖壁峻岨,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

湘水左会净水口,资水也。世谓之益阳江。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右迳谨亭戍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万石浦,咸湘浦也。侧湘浦北有万石戍。湘水左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对微湖,世或谓之麋湖也。右属微水,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西流注于江,谓之麋湖口。湘水又北迳金浦戍,北带金浦水,湖溠也。湘水左则澧水澧水注之,世谓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名之五渚,《战国策》曰: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者也。湖水广圆五百馀里,日月若出没于此中。《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沅、澧之风,交潇、湘之浦,出入多飘风暴雨。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隧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昔秦始皇遭风于此,而问其故。博士曰:湘君入则多风。秦王乃赭其山。汉武帝亦登之,射蛟因而山。东北对编山,山多篪竹。两山相次去数十里,回峙相望,孤影若浮。湖之右岸有山,世谓之笛鸟头石。石北右会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洞浦,所谓三苗之国、左洞庭者也。

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迳羊濑山,山临漓水,石间有色类羊。又东南迳鸡濑山。山带漓水,石色状鸡,故二山以物象受名矣。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迳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北乡山,西流迳其县北,又西流南转,迳其县西,县本始安之扶乡也,孙皓割觉得县。溪水又南注熙平水,熙平水又西注于漓水。县南有朝夕塘,水出东山西南,有水从山下注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何尝衍期,同于潮流,因名此塘为朝夕塘矣。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