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渐江水 斤江水(1)[第1页/共6页]
濑带山,山下有石室。汉光武帝时,严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濑,皆即人姓名之。
亭宇虽坏,基陛尚存。浙江又迳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云:句践使工人伐荣楯,欲以献吴,久不得归,工人尤思,作《木客吟》,先人因以名地。句践都琅邪,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句践不欲,遂止。
水木相映,泉石争晕,名曰楼林。紫溪东南流,迳桐庐县东为桐溪。孙权藉溪之名觉得县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庐县。自县至於潜,凡十有六濑,第二是严陵濑。
山上无甚高木,当由地迥多风而至。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都也。故《吴越春秋》云:句践语范蠡曰:先君无馀,国在南山之阳,社稷宗庙在湖之南。又有会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谓之为茅山,又曰栋山。《越绝》云:栋犹镇也。盖《周礼》所谓扬州之镇矣。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玞石。
汉末,墓上有光,如云气属天。黄武四年,孙权以富春为东安郡,分置诸县。以讨山越,命全琮浙江又东北迳亭山西,山上有孙权父冢。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觉得封号也。
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天子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浙江又东合临平湖。《异苑》曰晋武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因而如言,声闻数十里。
故野人呼龟曰元绪。其水飞湍北注,至县南门,入谷水。谷水又东,定阳溪水注之。水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县本新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信安。水悬百馀丈,濑势飞注,状如瀑布。濑边有石如床,床上有石牒,长三尺许,有似杂采帖也。《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砍木至石室中,见孺子四人,操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孺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孺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干枯,无复向时比矣。其水分纳众流,混波东逝,迳定阳县。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菊金橙。白沙细石,状如凝雪。石溜湍波,浮响无辍。山川之趣。尤密意面。县,汉献帝分信安立。溪亦取名焉。溪水又东迳长山县北,北对高山。山下水际,是赤松成仙之处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