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火器、粮食[第3页/共4页]
郑胜利将本身的部下都招拢过来,忧色沉声说道。
郑胜利听到,忙说道:“那派人去广东等地采办粮食啊!”
冯澄世忸捏地说道:“徐阁老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曾看过,亨臣过于沉迷于这些傍门左道,才会荒凉学业,乃至于在隆武元年恩科才气幸运落第。”
郑胜利皱了下眉头,很快就规复过来,笑着迎上去说道:“贤士来投,严明不甚感激。敢问先生大名?”
郑胜利委任左冲镇洪旭为海澄守备,留三千兵马、两千海军坐镇,路振飞、曾樱等人铺助管理。
郑胜利苦笑了下,说:“甘将军勇着勇于,但还是要多思虑。现在我军的兵马未几,就如许去攻打清军城池,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攻打城池的事临时搁下了。”
扳谈中,郑胜利听到冯澄世说《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还活着,顿时吓了一跳。
郑胜利亲热地拉着冯澄世坐下,转头喊道:“人都死到那里去了,这么久都还不上茶。来人,快上茶,记得用老子那包上好的铁观音!”
“粮草将近没有了!”这句话时郑泰这段时候讲的最多一句话,也是郑胜利听的最腻烦的一句话。
攻打海澄死伤惨痛,郑胜利重新招揽了三千新兵。郑胜利白日要带领这帮菜鸟去辛苦练习,早晨要拖着怠倦的身材返来后,还要考虑粮草的事。
措置完赫文兴的事,郑胜利回到海澄府衙时。
沉迷于这些学问才好啊!
“哦,严明也是南安人,算是老乡了。来,冯贤士请坐!”
粮食快没有了,让郑胜利非常头疼。
宋应星还没有找到,但火器的研讨刻不容缓。
在海澄府衙大堂,郑胜利和郑泰分主客坐好。
郑胜利扶起说道:“有亨臣这等大才互助,何愁不能扫荡鞑子,光复我汉室江山。亨臣,我意委任亨臣为参军,主管武备。你意如何?”
既能练兵,让新兵蛋子见见血,今后好适应疆场,同时又能够“汇集”抢粮,还能够增加点名誉。对于现阶段的郑家军来讲,是个不错的主张。
郑胜利决定让冯澄世汇集工匠铁匠等,然后全数护送去金门,先把火器坊先行搭建起来。
郑胜利决定服从黄悟的建议,筹办南下就食。
公然打天下不是那么轻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