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入彀之一[第4页/共5页]
“那倒没有。”五皇子便与北岭先生提及这块地的来源,朝廷如何建出廉租房,官员如何嫌处所偏僻不肯来住,他家王妃如何无能,当然也式微了他家王妃的合股人四皇子妃,俩女人如何扶植这里的景色。及至这块地盘的用处,五皇子道,“王妃虽妇道人家,见地并不逊于我。她说我家并非商贾,不必去逐银钱之利。朝廷建的安设宅子,那边住的都是官员,虽品阶不高,家道也寒苦些,却也是端庄读书人。这百年间,烽火离乱,刀戈四起,现在天下承平不过几十载,文脉答复,就在面前了。以是,这里原也是想着建了房舍,便宜些卖与读书人的。再有实在困难,一心向学的,也有免费的房舍可住,只是前提略艰苦,一日三餐由朝廷出银钱供应。我想着,凡一心肄业向学之人,身外之物原就不大看重的。先生不肯侍我朝,这是先生的风骨,当年先帝也是极敬佩的。可我想着,前朝目前不过是天意更迭,先生这些年,行的是儒家大道,江北一带文风昌隆,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悉悉相干。我并无豪宅显位相赠先生,只是想请先生主持闻道堂,留在此地,复兴文脉。”
然后,除了金银之类的犒赏,该升官的升官,该表扬的表扬,朝廷还做了一批银制佩章,这佩章上雕有筑书楼的微缩简易图形,常日可佩于身上,当然,按照对筑书楼的进献分歧,佩章的质地也不一样,头一等如北岭先生与徐尚书,是玉制佩章,接下来分为金、银、铜三等。
北岭先生笑,“看来另有更好去处。”
第二日,五皇子不但当真打量了回他大哥东风对劲的脸庞,也借着筑书楼完工清算的机遇,见了见沈翰林。
“当初购买地盘时,就是如许筹算的么?”
五皇子令人备了车马,场面简朴,车马亦不甚起眼,但车厢里清算的宽广温馨,茶果皆备,一行人便去了南郊。彼时,丹桂初落,金菊盛开,城外田郊皆是一片繁忙气象,固然郊野无甚美景,但视眼开阔,自有一番心旷神怡。因门路宽广好走,很快就到了南郊朝廷给官员盖的安设房,这里因是官员的聚居地,以是,虽非谈笑有鸿儒,却也是来往无白丁。在这微冷的暮秋,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模糊传来,北岭先生白眉一动,道,“这儿的书院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