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2页/共6页]
苏巡抚正色道,“臣焉能不肯意,臣虽未去过靖江的港口,但自书中记录,大凤王朝时,泉州港多么繁华,当年靖江之地与泉州比起来就是乡间处所。经前朝几百年闭塞,闽地多山陵,稼穑艰巨,商贾不兴,如这天渐冷落,成为现在的瘠薄之地。若能兴建港口,闽地复兴,指日可待。只是,一则海上匪类作怪;二则银钱不济。臣实无高招可破此局,故而不好多说。若娘娘有体例破此困局,娘娘有何事,固然叮咛微臣。”
苏巡抚内心虽不是滋味儿,他也不是仇富的人,并且一笔归一笔,人家谢王妃也是时价收买,当时没人情愿出这笔钱哪。衙门里也没这笔钱,谢王妃当时是解了他的难处啊。
谢莫忧抬起哭的湿漉漉的眼睛,“我这不是怕今后祭酒发财了,想着我拂过燕姑姑的面子,寻我的不是么。”
谢莫如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人间无人不成动,只要用对体例就好。谢莫如也感慨苏巡抚的一片仁心,当真是为国为民的好官,谢莫如道,“事得渐渐来,眼下恰是夏收,苏大人也是忙的。先把海港的预算算出来就好,我们闽地建港口,既是初建,也不必范围太大。待得海港繁华,再扩建是一样的。至于其他,质量上包管,花头少一些没甚么,就像建这藩王府,要按那雕梁画栋的建法,很多少银子?现在不一样能住人么。行云去了靖江,说我们藩王府的花圃同靖江王府的花圃比起来,不过一菜园子。我却觉着,王爷为一地藩王,朴实些总比奢糜要好。菜园子就菜园子吧,东西建健壮,能用,就成。”
饶是苏巡抚,也得说谢王妃是个大好人哪。
谢莫如忍不住轻笑,道,“为着苏巡抚这句‘大仁大义’,我也不好再说别的了。”
“我托苏巡抚帮着重新预算建海港的用度来着。”
谢莫忧问,“这是要捐银米么?”非论娘家婆家都是大户,凡大户人家,捐银米的事并不希奇。
那些商贾的鼻子最是活络,怎会嗅不到其间蹊跷。
无益可图,就不怕商贾不来!
谢莫如让人备了净水,谢莫忧去洗了回脸,重匀了脂粉,谢莫如才令她去了。
“苏巡抚方才给我来送地契了。”
这话,谢莫如是不信的。当然,谢莫忧也就是平常大户人家少奶奶的水准,要说东宫站队甚么的,估计她开端也想不出来,但宁家人莫非不会成心偶然的表示谢莫忧。谢莫忧不傻不笨,便是最后没这个想头,给宁家人这么表示几遭,也得有了这想头。只是,这与谢莫如不相干,戚家很较着是站在闽地这边儿的,至于谢莫忧,本身不具有站队的本质,就是想站队,谢莫忧也没站队的本领。既不能影响夫家也不能影响婆家,当然,戚家得考虑谢莫忧的态度,以是才会同意谢尚书把谢莫忧送到闽地来吧,免得谢莫忧在帝都犯下更大的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