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势利的婚姻市场[第3页/共5页]
苏妃实在倒情愿大郎早些结婚,一个男人,得结婚才算真正的顶门立户,眼下儿子不在,孙子结婚就好帮衬儿媳妇一把,外头大事小情的,不至于让谢莫如太辛苦。因是婆媳俩私房话,室内也无别人,苏妃轻声道,“大郎结婚便可领一份差使了。”
谢太太沉默半晌,道,“你祖父的意义,倘陛下真有此旨意,内阁那边也会拦上一拦,只是不知太子此举,是真的与薛帝师有了渊源,还是太子的一厢甘心呢。”
儿子这几年不在帝都,苏妃牵挂之余就添了癖好,就爱听谢莫如欣喜她的话,哪怕知伸谢莫如是成心来宽她的心,苏妃也是极情愿听的。
用过晚餐打发了孩子们,谢莫如正在与紫藤说些府中事,就见三郎去而复返,在门外探头探脑的,谢莫如笑,“这是甚么模样?”
苏妃的话皆是美意,谢莫如都应了。
谢莫如道,“这事,倘陛下有旨,内阁秦大人是礼部尚书,必会说话的。倘陛下执意如此,也不必多言禁止。”圣旨都要经内阁才会明发天下,不经内阁,则分歧法度。以是,甭觉得圣旨是天子随口一句话的事,究竟上,圣旨都要由内阁考核的。同时,内阁另有对圣旨封驳权,就是说,如果天子脑袋发晕发了分歧端方的旨意,内阁有权将圣旨采纳。当然,这封驳权也不是好用的,特别穆元帝这多少年的老天子了,你敢封驳他的圣旨,估计他得搞死你百口。以是,除非臣子要与君上撕破脸皮,不然,最好还是相互留一线。至于穆元帝,除了让太子去江南一昏招外,谢莫如还没见他发过第二次昏。
有苏妃在宫里,大郎的年事本就在两可之间,既是谢莫如情愿孩子们再等两年,苏妃自有体例同穆元帝说的。苏妃最挂记的还是儿子,她本不是个话多的人,因着中春季节,不由干脆两句,“不知老五在江南有没有过中秋?”
谢尚书这里腹诽着,谢太太已经深思着甚么时候带着孙媳妇们再去烧香的事了。
第一桩便是太孙要赐婚了,皇室第三代垂垂长大,实在依太孙的年事,早两年便该议亲了,只是这几年社稷动乱,再者太孙先时受伤,也非常将养了一段时候。现在江南虽战事不断,但靖江再无北上之力,穆元帝就开端考虑起孙辈的婚姻大事了。
“薛帝师另有孙女?”
如太子家的太孙,三皇子家的嫡宗子,四皇子家的嫡宗子,以及大皇子家的嫡宗子,都到了说亲的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