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志向[第3页/共7页]
胡太后自是晓得闺女的孝心,就是话不大入耳,心是不差的,叹口气,“晓得了。你也别因这事儿跟你娘舅家生分才好,你那天还迁怒宁荣,她既是你姑姑又是你舅妈,她也难呢。”
宁荣大长公主道,“谢贵妃的麟趾宫。”
胡太后道,“当初你皇兄亲政,她也出了很多力。就是之前在宫里,她对我也不错,厥后又嫁给你娘舅,这些年,一向恭敬。”
谢莫如倒没有诸多感慨,随口一笑,“这西蛮人倒也动静通达,如何每逢我朝有大事,他就要兵戈。”
时侯不早,谢柏送谢莫如回杜鹃院,出了书房,寒意侵骨,夜空圆月,澄彻如水,即便不必丫环挑灯,路也清楚。
“六十啊,年龄可不轻了。传闻西蛮以游牧为生,医啊药的,都不比我朝。就是我朝,先帝时不必说,只今上一子,还因主少国疑,几乎江山易主。现在今上刚而立之年,合法芳华,便因诸皇子渐长,而民气机变。”谢莫如道,“西蛮王有多少儿子啊?我在书上看,说这位西蛮王便是杀了兄长上的位。六十岁的老王了,想来这位西蛮王有诸多豪杰事迹,祖父可否与我讲一讲?”
谢莫如倒是经常有奇言妙语,这一回倒是把百口都听傻了。这,这,谢莫如莫非与西蛮王有仇?
文康长公主可不是穆元帝,她直接道,“原是布衣,皆因母后而贵,一下子成了一等公府,这等泼天繁华,受些煎熬如何了?帝都朱门,起于微末时,哪家没受过苦?就是父皇当初转战天下,九死平生打下江山,苦不苦?让您一说,天底下就他家一个苦的?我皇兄每天上朝理政,操心国事,莫非不辛苦?”
宁荣大长公主并不知胡太后与文康长公主私语,她是在为先时及笄礼事皱眉,与程离道,“实未推测文康俄然翻脸。”文康长公主可不是平凡人,这是胡太后亲女,当今胞妹,她连太后的面子都不给,天子还得派长泰公主请她入宫。宁荣大长公主说一百句,怕不及文康长公主说一句。本来好好儿的,文康长公主对旁人素不客气,但对舅家向来靠近哪。宁荣大长公主也自认常日都是捧着她,未曾敢获咎半分,却不知文康长公主翻起脸来毫不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