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千山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65.好6处~[第3页/共7页]

第二日,谢莫如与谢柏去翰林院外书馆换书。

出使期近,谢柏干脆不再揣摩谢莫如如何俄然对着个书铺子掌柜这般赞誉薛帝师,而是征得谢尚书的同意后,先容谢莫如给高先生熟谙。高先生是谢府的幕僚,年事大了,发须皆白,跟了谢尚书很多年,似这般幕僚,谢家都会管着给养老送终的。谢柏同谢莫如道,“我这一去西蛮,起码得两个月才气返来。外头的事,母亲有些不大晓得。你有甚么事,若父亲不在家,倒可跟高先生筹议。”

有这么一名亲娘,平世子甭管多不招平国公待见,他的世子之位都是稳如泰山。

谢莫如点头。

谢柏分开那日,阖家送他到大门口,谢太太眼睛微红,拉着儿子的手絮絮说了好久,直待李樵李宣兄弟过来,谢太太方规复了些往昔贵夫人的雍容,也丁宁了李樵几句,不过是“路上谨慎,守望合作”之类。谢莫如看李樵身边跟着几位四五十岁的家仆,便心中稀有了。

高先生叹,“这位平世子也是个神人,他送北岭先生一张假画,北岭先生并未说甚么。平国公嫌他丢脸,将人打了一顿。这平世子倒是横了心的要拜北岭先生为师,北岭先生在国子监讲学,他便每天去国子监外守着。”

宁祭酒的体例很简朴,北岭先生已无凡心,但,老先生膝下儿孙浩繁,到老先生这个年事,重长孙都要娶媳妇了。翰林要清算老先生捐募的册本,宁祭酒与翰林徐掌院友情不错,便荐了北岭先生的孙辈名叫江竹的一道清算。因是北岭先生捐募的册本,有江家人跟着一道清算,原也是道理当中。

谢莫如道,“这茶之前听纪先生讲过,我们府上倒不常饮。”新茶用外锡内金的小茶罐盛放,谢莫如翻开一罐,闻了闻,命丫环去泡来。另指了一罐尚未开封的道,“给纪先生送去。”又对二叔解释道,“纪先生是教我与莫忧的女先生。”

比方,谢莫如又问,“平世子又在国子监去堵北岭先生么?”

高先生道,“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倘江家子孙是这等眼皮子浅的,高先生都得为江北岭道一声可惜了。江北岭风骨为世所称著,只要江北岭在一日,江家子孙最好不要退隐。待江北岭近身,再退隐则无妨。若江北岭还活着,其子孙便迫不及待的入仕,当真是可鄙可叹了。

而高先生,此时终究明白,谢莫如为何这般存眷北岭先生留帝都之事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