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3[第3页/共5页]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开罪于天,无所祷也。”
1、3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9子曰:“吾与回言整天,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平。”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