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议家事引出马家[第2页/共4页]
更何况,冯氏御下一贯端方,那里能让各小丫环晓得主子的甚么事。
德安的意义,按骊山先生的性子如何都不成能过继这类只要一个儿子的人家,就算人家父母双亡也不成能。要真过继出来,这孩子今后给亲生父母立牌位拜祭都不能以儿子的身份了。
德安也说道:“哦,对!也是赶巧呢,我和二嫂恰好路上遇见那丫环,问她甚么事,却说不清楚。”
“大嫂?大嫂的病不是已经好了吗?前天我才去敬德堂,见大嫂的气色规复的不错啊!”
萧氏不美意义的笑着了笑,“儿媳不孝,偏劳母亲了。”说是不孝还是没任何要接办家事的意义。
“可不是,那孩子让我爹带回家里养了些日子,见他虽小却懂事,教他读书识字还常常能举一反三。我爹起了爱才之心,就想再看看,收那孩子当个关门弟子。暗里里把话和我娘露了露,我娘也喜好那孩子,暗里里一揣摩,感觉那孩子老是我们萧氏族人,收弟子到不如干脆过继了当个嗣子,还能免了这些年族里长辈一向不断念想要我爹娘从族里过继之事。”
见德安已经先开口问,萧氏本来已到嘴边的话顺势就换了:“但是大嫂有甚么难堪的事……”
寿安堂一片笑声传出,又谈笑了一阵,萧氏才问道:“母亲,刚您令人去找我和德安但是另有甚么叮咛?”
萧氏不消昂都城晓得德安望过来的眼神透出甚么意义,掀眼看去,公然!满满的难以置信!
冯氏和燕嬷嬷也立即明白了德安的意义。
德安点点头,“我也感觉应当是没有,不然他已经父母双亡,如果有兄弟姐妹想必你爹和你娘必定也是一起带回家。不过如果你那新弟弟真没有兄弟姐妹,你爹作为脾气耿性天下皆知的骊山先生竟然还能被你娘劝服,这倒是真让我猎奇了?”
德安看了几人一眼,见世人都一脸疑问的看着她,转向萧氏问道:“那他另有兄弟姐妹吗?”
“母亲,我看二嫂说得是,我估计大嫂能够另有些心灰意冷吧,她这回病了,马家那边但是一向都没小我来呢,要我说这马家也真是,再如何这亲戚间的面子都不顾了,好歹还是大师族呢,马家那位老夫人这做得也忒没脸面。”德安一贯对马家就有些瞧不上,不过是继母继女,这京里多少人都是,只她们才硬是做成了都城一景,也是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