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姜家[第3页/共4页]
尚书仓部令史虽是九品小官,但顶着阿豚名号也实在不像样,天子送佛送到西,买一送一地把兄弟俩的名字都包办了,因而姜阿豚长到二十五岁上,摇身一变成姜景仁,字孟泽,成了姜家数代第一个有表字的人。
季嬷嬷从白釉挂绿彩的细瓷碗里舀了一勺白粥,嘬着嘴吹到微温,递到她嘴边,却不答复,只笑盈盈地问道:“小娘子如何又想起问这个?”
“哦,晓得了。”钟荟挥了挥手,表示她将剩下的小半碗粥端走,从阿枣手中接过杯子漱了漱口,含了片鸡舌香。
季嬷嬷被这仿佛洞穿统统的眼神看得有点烦躁,二娘子从小没甚么主心骨,对她这个乳母几近可谓言听计从,何曾和她犟过嘴?但是自从病好了结仿佛换了小我,几次三番拿话堵她,模糊地用主仆尊卑来压她。
彼时姜家大郎连个像样的大名都没有,他阿娘前脚生完他,后脚圈里一头母猪产崽,便把他唤作阿豚。
想起夫人的交代,她只好努努嘴,老了老脸皮道:“先头夫人去得早,您和大娘子从小没了亲娘,按理说姊妹俩是该一处靠近,相互帮扶的,何如有个方外的高道算得大娘子的命格与你有妨克,若养在一处必给您招灾招难。夫人不叫下人嚼舌根,也是怕您内心有疙瘩,倒坏了姊妹情分,娘子莫怨奴婢,不是奴婢成心瞒着您。”
钟荟记性比平凡人好,但并非真的过耳不忘,之以是把一句闲谈记到本日,乃是因为她阿耶本性中正平和,极少发惊人语,更不会说过甚话,他有此一言,这位姜二郎必然有甚么值得称道之处,那么天子如此宠遇姜家,或许并非只是姜婕妤一人的原因了。
幸亏有人比他更懵。朝中世族和豪门本来斗得乌烟瘴气,没事还要把藩王勋戚拉出来遛遛,出了姜家这档子事,世人蓦地发明,“克己复礼、静渊有谋”的天子竟然很有昏君潜质么。
曾氏把园子西北角的几个偏僻跨院清算出来,编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眼不见为净地把那些莺莺燕燕十足打发了畴昔,辟瘟病似地和她那一双宝贝后代躲得远远的。
季嬷嬷没想到她这么等闲就昂首贴耳,对劲之余又感觉一脚踩空,本来想着如果二娘子再缠着她问一问,她就假装勉为其难,半含半吐地说几句,没想到等了半晌不见对方把台阶递过来,错过了此次也不知这话头何时才气再提起。
若不是钟荟对姜家二郎姜景义有所耳闻,她也会这么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