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顺水推舟[第1页/共3页]
王知县立即踏上一步,朗声道:“臣在,殿下有何题目,臣极力答复。”
皂班捕快立即从堂下分红两排,跑上堂来。堂上本来保卫的锦衣卫都往两边让开,两边衙役们站定,手中风火棍往地上一顿,“碰”的一声齐响,立即叫起堂威“威武……”
王知县跪倒在地,朗声道:“臣万死,臣不敢奉太子口谕。”
太子赶紧虚手相扶,说道:“不必如此,快快起来。本宫只是念你一片至孝,才会如此例外讨情。对了,骆养性,念及李父尽孝心切,就把他的擅闯之罪也免了如何?”
此时朱学已经让排堂的皂役们等着,王知县站在书案后,对着太子和李长庚一拱,说道:“本日本县升堂,有太子和府尊听堂,因律法所定,本县须居此尊位。来啊,给太子和府尊设座。”
如果是清朝,太子发了话讨情,谁还敢讲甚么律法,立即唯唯诺诺的照办就是。
朱学从堂侧出来,将李父一把推倒在地,让其趴在地上,朗声道:“犯人已经带上堂来,请大人验明正身。”
一眼瞥见中间的李长庚,太子运了运气,对李长庚道:“李爱卿,大兴是你的治下,你的话应当比本宫管用,念及李父尽孝心切,请李爱卿定夺如何?”
可在大明,这行不通。如果大臣们拿出律法和天子对抗,就连天子也没体例。万历天子为甚么在宫里躲了几十年不上朝,就是他说的话发的圣旨,只如果分歧律法的,大臣们一概不听他的并封还圣旨。
李长庚这才慢吞吞的出来,他已经看了好一会的大戏,此时见该他上场,也是不紧不慢。走出来拱手道:“臣也不敢奉诏,臣是大兴县的上官不错,如果大兴县在律法刻日内不上奏,臣才有资格过问。现在事情方才产生,按律大兴县没有审结此案之前,臣是没法干与的。”
太子笑道:“还是刚才本宫问骆养性的那句话,免了李父擅闯之罪如何?”
朱学一挥手,立即便有衙役上前在王知县两边设好旁听之案。左为尊,王知县请太子在左边落座,李府尹在右边落座。
太子神采乌青,他没有想到,这类顺水情面王知县都不给他面子。故意要拍案而起,但王知县句句扣中礼法律法,他还能如何说?
一向跪在堂中心的李父早已经不是刚才那么平静自如,而是从刚才那一声堂威起,就吓得四肢发颤,汗如雨下。
李父也伏地哭泣道:“多谢殿下,殿下的恩德,就是小民地府之下的父亲也会感激涕零。”说着连连叩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