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页/共6页]
陈氏走后,安姐练了一会儿字,用了午餐,又打了一会儿拳,这是她同叶娘子学的.晓得叶娘子是武林妙手后,她也萌发过一些设法,可很快就被叶娘子给突破了:"女人春秋不大,倒是能够学,但先不说女人是否吃得住苦,但我们练工夫的,免不了要皮糙手厚.日头底下晒着,风雨里抗着,女人看我现在多大了?"
此时在给朱抵的复书上她就捡了几件风趣的事情写了,又把做海贸的事情陈述了一番,未几很多,还是三页纸.因而一个多月后,收到函件的朱抵就有些哀怨了,前次他只要一句话,安mm就回了三页,此次他写了那么多,如何还是只要三页?不过二公子的心灵很快获得了安抚.[,!],因为此次除了函件,安姐还给他捎带了一些特产――咸鱼.
是的,现在安姐的表情不是太好,上一次就那么一句话,这一次却这么多张,这朱二逗到底是甚么意义啊!练完拳,出了一身汗,安姐也放开了,管那二货是甚么意义呢,她该如何回就如何回吧.
这一天他闲的没事,就想到了安姐,然后就顺带去了那封信,他也没有想过安姐会给他甚么答复,谁晓得安姐不但回了,还回了这么多.朱二公子顿时就热泪盈眶了,他决定要好好给安姐答复.因而,当安姐在收到来信,就不是一句话了,而是整整十大张!朱抵在信中详细先容了大同的风土情面,详细到了承平楼左手边五十米外的一家刀削面馆里的刀削面非常甘旨,面片如鱼,面汤厚重,吃起来口齿留香,甚有嚼劲.朱抵固然文采不如何样,但或许吃的多了,这个刀削面被他描述的入迷入化,看的安姐当天啥也不想,光想刀削面了.除此以外,朱抵还描述了大同的气候,特产,而跟着这封信过来的,另有一袋本地特产――小明绿豆.
安姐很用心的看了看她,然后谨慎的开口:"娘子……不到三十吧?"
绣姐是本地土著,颖姐也在江宁呆过三年了,由她们两个带着,安姐敏捷融入了本地的圈子.在常日的集会上她的话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