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悬瓮(上)[第1页/共4页]
刘琨俄然问道:“陆遥,你感觉晋阳这处所如何样?”
介休、中都、隰城、祁县,这四座城池是晋军在太原国南部首要的支撑点。四城相互照应,一方面制压雀鼠谷、统军川劈面的匈奴河东兵力,另一方面又足以节制离石的匈奴单于庭经丰水谷地进入太原盆地的门路。这几处,都是必须大加补葺、并且调派相称兵力驻守的要地。
这个答复明显令刘琨非常对劲。他点了点头:“道明,年前我初到并州,驻军壶关,闻得胡人攻陷河东、河内,幕府众臣僚皆震骇不已,发起撤往冀州者有之,驻守上党者有之。唯有陆道明你力排众议,倡言北上晋阳,与吾相合。”
陆遥细心揣摩着刘琨打算中的晋阳大城,又想了半晌:“晋阳系我军底子地点,构筑大城势在必行。只是……”
陆遥躬身道:“末将久在边疆,遂有一得之愚。”
陆遥并非不晓得晋阳的计谋意义,但是,过分地固执于戋戋太原国,是否也是史籍记录中刘琨终究失利的启事之一呢?在陆遥所熟谙的阿谁汗青上,刘琨恰是汲汲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反倒多次将疆场的主动权让给了匈奴,在战役当中,常常堕入“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疆场”的地步。而终究,晋阳一旦失守,全部并州的防备体系也就此崩溃。
陆遥只得在世人谛视之下,紧随刘琨而去。
转眼间,落日垂垂西沉,天sè垂垂暗淡。
悬瓮山上多嶙峋怪石,山路崎岖。刘琨一马抢先疾行至此,不得不按辔缓缓进步,速率慢了下来。从骑们这才稍稍赶近。
()这一行人策马驰驱如飞,眨眼的工夫就出了晋阳西门,沿着晋水岸边一起往西。
这句话源自于韩信向李左车请教攻略燕、齐之策时,李左车的答复:“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陆遥将本身比作了李左车,而将刘琨比作汉初三杰中的韩信,算是小小的恭维。巧的是李左车封号“广武君”,与刘琨的广武侯只差一字尔。
晋阳天然是千古雄城。秋时赵简子令家臣董安筑城于悬瓮之东、晋水以北,即晋阳城也。而后先为赵国都城,拒塞秦人,奠定七国雄长的基业;又为先秦太原郡治、汉初代国都城地点,素为重镇。
而陆遥更晓得,晋阳的光辉尚未到来:在而后的千载光阴里,晋阳为前秦都城、东魏下都、北齐别都、唐běi jīng、武周北都、前晋都城、后唐西京、后晋běi jīng、后汉běi jīng、北汉都城,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当时的军阀阎某扼守于此,还使得建国元帅一度束手无策……这晋阳,真不愧是北国龙气地点,不知多少豪杰豪杰在此演出了一场场壮烈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