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贤臣[第1页/共4页]
“诸位爱卿请坐。”圣元帝一点架子也没有,已解下龙袍换了便装,伸手聘请几位大臣落座。请了三月长假的镇西侯早已等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奏折。
殿内沉寂数息,法家学者自是欣喜若狂,心悦诚服,却又担忧帝师和太常出言反对,待要看去,却见二人双双跪下口称圣君,竟比他们还冲要动,“皇上一心为民,大仁大义,必创万世伟业,留千古芳名!陛下万・岁万・岁千万・岁!”
他此时犹在煎熬、抵挡、压抑,却也并无毛病他更进一步地汲引关家。待喝采声与附议声垂垂消去,他道,“帝师所言甚是,徐广志此人急功近利、私德有亏,不配为官。”
关老爷子冷哼一声,这才和缓了面色,“你能不忘初心便好。你使你的油滑手腕,我行我的奸佞之道,今后各不相干,或通力合作,或争锋相对,且任凭你我政见罢了。”
“好!有贤臣若此,何愁我大魏不兴,社稷不固!”圣元帝朗声大笑,极其畅怀。从这一刻起,他对关家父子的印象已完整窜改,由儒学标榜可有可无变成肱骨亲信左膀右臂。
推明孔氏的政策刚公布没多久,诸位大臣各有学派,天然也担忧好处受损。而徐广志“废黜百家”的谈吐令他们本就岌岌可危的处境更加艰巨,倘若不改弦易撤,那些法家文籍的了局说不得就是他们的明天。但是让学者放弃平生所学,勉强接管本身并不认同的思惟,比直接斩杀了他们更加残暴。
“国不成无君,更不成乱法,法乱而世乱,世乱而民殇,故朕早有修法之意,特请诸位爱卿帮手参详,重铸法典,还世之腐败。”
圣元帝赶紧拉起两人,胸中涌动着千头万绪,亦有勃勃的壮志大志。他思忖半晌,又道,“除修法以外,朕还要另舍一官署,名为督察院,由督察御史和给事中构成,行规谏天子、摆布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处所等实权,大到中心小到乡县、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由国之大事延及民生百态,均在御史监察和言事范围以内。朕付与他们绝对之自在,当痛下规戒,弹劾百官,不以言开罪,亦不下死狱,以制止昏君乱政、奸佞祸国之灾……”
翌日,承德殿内,文武百官摆列摆布,共奏朝事。
关父唯唯应诺,佩服不已。谁说老爷子没故意机,不懂变通,他让父子二人各行其道便是最大的心机,最好的变通,真乃进可攻退可守,倘若折了一个,亦可保全余者。
难怪关素衣那般蕙心纨质、钟灵毓秀,倒是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之故。此时的圣元帝还不晓得,中原人有一个说法叫做・爱屋及乌,因喜好一小我而理所当然地爱好她身边统统靠近之人,因而之前还感觉酸腐的关家父子,竟也感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