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过年[第1页/共4页]
石案边,王氏睃了眼西边的配房,压了音啧嘴:“我瞧那屋里人影晃来晃去的,这是试衣服呢吧?唉,到底年青,穿甚么都都雅。”
木荷心头一下就亮了,翻开妆匣再度将那钗子取出来,跟苏氏说:“我去帮娘子擦一擦,瞧着洁净,王妃才更喜好。”
江氏说得滋味难言。到底是亲娘啊,常言道“妻娶德,妾纳色”,正妃的德行如何一时看不出,新送来的这两房妾倒都是姿色顶好。
年月朔那天,她早上吃了四个小馄饨。而后在宫里整整一日,只吃了两小块点心,早晨回府时她的确饿到忍不住回味那起两块点心了――她清楚地记得那点心是绿豆做的,名叫“玉翠滴珠”,甜而不腻,非常适口!
尤氏便说:“客岁是妾身带着阿礼去处定妃娘娘问安的,不知本年……”
――妾室都在,逸郡王也在,明争暗斗怕是不免的吧?就是在她谢家,如许人数齐备的家宴,也总会有暗潮澎湃。
“殿下万安。”她福身见礼,他一虚扶,她起家后往外看看,“侧妃呢?”
他便带着这份切磋持续往回走,俄而略笑了一声,临时放下了这“甚合他意”的幸运。
苏氏却还如视希世珍宝似的捧着那支素钗:“宴上离得远,殿下看不着。但是白日里咱要先见的人,是王妃啊。”
木荷便苦口婆心肠劝苏氏:“奉仪,您别感觉打扮素净了反倒一枝独秀。咱离得远,如许素净,再一支独秀殿下也看不着。”
院外,尤侧妃向孟君淮见了礼,就向后退了半步不再说话了。恭敬的有加的模样让孟君淮心觉欣喜,感觉她还是懂他的意义的,又想昨晚的话得重了些,就主动问她:“有事见王妃?”
“阿礼过了年就三岁了。”孟君淮截了她的话,不由分辩,“本年我带他去前头。若母妃想见,自会着人传话,我再送畴昔。”
送畴昔就有长阳宫的女官按端方安排了,旁人都没甚么多嘴的份儿。
无法,妾室们若在宴上斗,虽则也算“乱七八糟的事”,她这做主母的却真不能以“缘法不敷”把这元宵家宴给免了。
读了一会儿后,她叫来珊瑚:“着人去传个话,元宵的时候让两位侧妃另有背面的各位早一个时候过来,就说我请她们喝茶略坐。”
“缘法不敷”,是说十弟与柳氏的缘法,还是她与柳氏的缘法?如是前者,在他看来很有些故弄玄虚;如果后者,便是她身为正妃不屑于去见侧妃了――如果她内心真有这个数,倒是甚合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