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1页/共6页]
高枫先是一愣,半晌以后恍然大悟,前人都讲避讳,康熙天子的名字叫玄烨,如果真是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出品的物件儿,如何会不避先帝的讳?科举的举子写文章的时候,遇见需求避讳的字,最起码也要缺笔,或者干脆是换个附近的字。比如玄烨的“玄”字,最常见的就是去掉上面的阿谁点,但乾隆朝笔墨狱流行,即便缺笔都有能够被考官抉剔,举子们为了避讳就多数用元字替代。
胡忠利拿着银印盒上高低下的看了好久,小脸舒展成一团:“这没弊端啊,看着就挺开门儿的东西,如何会是仿的,仿品不成能这么精美。”
“一片顶五片?呦,高兄弟,你给高钙片做告白呢?淘换到甚么好东西了,让我也开开眼。”
方老三的手中写着四个字:民国旧仿,高枫的掌心写了四个字:民国仿品。
他说这是汝瓷?绝对不成能!公元九百五十六年的时候,汝窑还没建立呢,如何会有汝窑瓷器?
方老三斜乜了胡忠利一眼,用手点着“玄”字道:“如果这真是清宫造办处做的,就凭这个字,不晓得要有多少人被摘了顶戴花翎,人头落地也说不定!这件东西当时就会被烧毁,如何能够传播下来?”
本来这个方老三的名字叫做方明,还是省博物馆的研讨员,但是他如何会把柴窑当作了汝窑呢?
话到嘴边还是硬生生的忍了下来,和更年期的老女人负气儿,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胡忠利不幸巴巴的冲着高枫道:“高先生,您再细心看看,这如何能是假的呢?明显是清宫造办处的工,你再看看这个款,写的没一点弊端。”
方老三斜乜了胡忠利一眼,用手点着“玄”字道:“如果这真是清宫造办处做的,就凭这个字,不晓得要有多少人被摘了顶戴花翎,人头落地也说不定!这件东西当时就会被烧毁,如何能够传播下来?”
门口传来一阵开朗的笑声,高枫抬眼一看,白涛笑呵呵的走进门来。
高枫转念一想,随即豁然了,术业有专攻,鉴定金银器的权威不必然就是瓷器方面的专家。再说了,千古以来有谁见过柴窑瓷器的模样?把柴窑当作汝窑,也就不敷为奇了。
高枫先是一愣,半晌以后恍然大悟,前人都讲避讳,康熙天子的名字叫玄烨,如果真是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出品的物件儿,如何会不避先帝的讳?科举的举子写文章的时候,遇见需求避讳的字,最起码也要缺笔,或者干脆是换个附近的字。比如玄烨的“玄”字,最常见的就是去掉上面的阿谁点,但乾隆朝笔墨狱流行,即便缺笔都有能够被考官抉剔,举子们为了避讳就多数用元字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