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页/共4页]
问了时候已不早,北山定决定分开,让人到凤凰宫说了一声明天不归去用晚膳了,再在御书房后殿内换了身比较低调的衣衫方才往外走。
天下大乱烽火绵绵,平常出产遭到涉及,天然经济也就降落,据可靠动静,其他四地年财务支出偶然候还不到二十万两,这还只是存支出,并没有减去一年的开支。
自前次在山城亲身购物后,北山定便认识到物价的首要性,返来没多久便派人到各地去调查详细物价和财务意向,不然也不会晓得其他四地偶然年支出才二十万两。
又叫红花出去叮咛了一句后北山定才持续批阅残剩未几的奏折,因为征兵破钞很多人力财力,加上她鼎新征兵制后兵器和打扮等开消更是全数落在东海财务上,以是比来各州都以此名义申请拨款。
金银永久是当代的货币,不管在那边都是钱,但详细的采办力就各不不异了,此中各地物价要以晋王的属最贵,东海最便宜,关于这点北山定很对劲,也为本身的祖辈很高傲,因为这些都是几代人尽力得来的成果。
“让他们出去”北山定站起绕着桌子走了一圈方才开口道,每次批完奏折笔喝一杯雪山雪芽,刚再次坐下小东子的茶就送到了她的手边。
落日西下竟染红了行城郊野的半边天,三骑恰好从太阳中间掠过,一时美不堪收,可惜身在画中之人并不晓得,但那染红的落日在她眼里仍然是一副可贵的佳作。
不管北山隆还是北山明都曾想过要封闭家具行,但碍于这是北山云留下的独一祖产,加上做家具和木工有关,她们家曾世代为木工,家训第一条就是不成忘本,便只能想想终是没有封闭。
早在征兵之初北山定便让马仁和温忠在行城郊野最大的冶炼作坊中监制十万件上好兵器和铠甲,工匠日夜赶工,总算在几天前制作完成,现在也已经发放到新兵手中。
三人三骑一前两后一白两黑,从侯府前面疾走而出,一起出了城门便直奔郊野的禁卫军东营而去,一起灰尘飞扬竟一时看不清三人的面貌。
幸亏茶行利润不错,就算家具行最亏损的一年也能够补上这个缝隙略有节余,关于这点北山定非常佩服太祖母凡盈,要不是有她留下的这个茶行,家具行只怕早就得关门大吉了。
李青早早就来到了东营,刚报上名就有人将她带到了一个校场,没过量久温忠、马仁、张义和杨孝也到了校场,刚过申时两个生面孔也到了校场,竟温忠先容,她才晓得两人叫李常和杨永,在东洲任职,一天前刚到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