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页/共3页]
大长公主只见台下那少女的面庞垂垂地由恍惚转为清楚,如同一张素白宣纸上先是缓缓勾画出表面,再缓缓染上色彩,最后成绩一幅传世名画。
祖母是昭昭两辈子里见过的最美的女人。
高台之上大长公主轻笑一声,有些感兴趣地开了口:“你便是河北东路的潘昭昭?”
“恰是草民。”
席上早有窃保私语传出,有些人仿佛是已经认定了昭昭这个欺世盗名的河北东路头名明天年是要蒙混不畴昔了。昭昭还在席间看到了袁四,她坐在一众贵女边上,再也没有了之前在霸州时众星捧月的模样,但看向昭昭时眼中的歹意却与当初普通无二。
头顶上一树树梨花开得极好,仿佛是白雪压枝,又好似澹月倾云。有风吹过,梨花纷繁如雪落。昭昭感觉风趣,跳下了椅子伸着两只胖爪子要去接那花瓣儿。
三五年时三蒲月,不幸杯酒未曾消。
潘昭昭不敢接过玉快意,反而其身告罪道:“启禀殿下,此诗非我所作,乃是家中长辈昔年旧作。”
“回殿下晓得,自从幼时读过此诗,草民便再不知这望月之诗该如何作了。”昭昭晓得大长公主实在并不喜好别人称她为公主,便一向谨慎地以殿下称之。
她自知资质有限是绝对比不得那刘陵的智远才高的,但她只愿能够混入大长公主的身边就好,届时大长公主对于袁家的时候有刘陵作杀人的刀,那她再之宿世所知悉的那些证据为辅,虽则她这把驽钝的刀并不如何锋利,但刀上总算是有致命的毒。
那眉眼模糊似故交。
大长公主赐赉魁首玉快意一柄。世人皆翘首盼着,想看看那诗魁是何人。却见那宫女目不斜视,径直向潘昭昭走去。
一个大宫女赶快上前将那诗稿递给了一侧的伶人们,接着便是咿咿呀呀的歌声响起――
昭昭为何不善于作诗呢?那是因为她爹爹也不善于,追根溯源那就要扯到她祖母身上去了。
“昔年旧作?”大长公主的声音缓缓响起,“本日缘何不现场作诗?”
几次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这时,只听高台上那择诗稿的小宫女受命下了高台,竟是一起款款走到了昭昭身前。只见那小宫女恭敬施礼道:“潘女人,大祈二十三路头名之人中就差您了,烦请现场作一首。”
座下诸人眼巴巴地看着高台上那模糊绰绰的身影,大长公主正在阅览诗稿批评诗魁呢,一时之间谁也不敢吃东西,更不敢交头接耳,光看这凝肃氛围,那里还是甚么诗宴呀,的确就如同大考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