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页/共5页]
楚晴握着笔迟迟不敢落下,忽听沈在野沉声道,“我与你一道写,听着,肩端平、臂悬空、腕垂直、指放松,不消再练,闭上眼直接写在绫绢上。”
马车没有直接回周府,而是驶到四海酒楼打了个转,等楚晴与周成瑾吃完热腾腾的汤面出来,天已是蒙蒙亮,夙起的小贩已经在街道上支起了摊位。
五皇子悄悄走到门边,跟内里叮咛了些甚么,再返来目光不成制止地落在楚晴身上,平静而开阔,“还请大力互助。”
楚晴记得清楚,前次见到沈在野是正月,王氏生了楚正洗三那天。转眼已近一年,沈在野边幅没如何变,可脸上的神情却峻厉很多,有了朝廷重臣那种独占的凝肃。
“无话可说,”沈在野起家,行至五皇子身边的书案旁,俯身在案板下方摸了摸,不知触到那边构造,案面竟然分红两层,上面那层放着明黄色的绫绢,明显就是顺德天子的遗旨。
面前灯烛爆出个灯花忽地暗了,五皇子另换一盏宫灯过来。
楚晴真的困了,低低“嗯”一声,合上了双眼。
从今而后,她不会再写这类字体,也不想临明怀远誊写的《三都赋》,还是回归最后临摹苏子瞻的字帖。
耳畔是他轻柔的话语,鼻端是他身上熟谙的气味,而脸颊偎依之处,他的心砰砰跳动不断,正合着她的心跳。
这一觉睡得足,醒来时已近傍晚,内里钟声此起彼伏。
楚晴寂然放下笔。
再往中间,身着灰色长袍的五皇子正阖眼瘫坐在贵妃榻上,双脚架在中间扶手上,地上流了一滩水渍。
可当中皇儿以后倒是空缺的,并未曾写上哪位皇子的名讳。
两人正说着话,周成瑾大踏步出去,瞧见楚晴神情立即变得温和,“猜到你该醒了,饿不饿?”
当真来讲,这实在是一张废旨,跟没有遗旨并无不同。
五皇子探身望去,惊奇地“咦”了声。
暮夏想笑,紧跟着又抿住嘴,“大爷一整天都在,方才宫里来人,大爷说去去就回。”顿一下,又道,“皇上驾崩了,刚才敲了好一会儿钟。”
寺人扬声又喊一遍,“殿下,周大人返来了。”
楚晴莞尔,蓦地想起好久之前,周成瑾曾经往史乘中夹过字条,他的字傲慢不羁,像极了幼年时的他,而现在他看帐本多,竟然也能写规规整整的小楷。不由悔怨,当初如果留下那几张小字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