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第3页/共3页]
嵇康: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徐庶)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管宁)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本相知者也。
朝廷常常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要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都为此感喟不已。并下圣旨说:“华司徒是国度可贵的父老,其作为暗合六合之道,深得公众之心呀。明天大官们都有丰厚好菜,只要他是简朴的蔬菜佐饭,而很不计算。”
傅玄:华太尉积善居顺。
华歆立即上疏阐发天下政治情势,提出了修文德的主张。他说:“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以是应当重视农业出产,安宁百姓,如果大魏没有温饱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表情,那样天下才气管理好。如果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养日日深切,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感念威德,吴蜀之民也会归附的。
人们华歆的评价有好也有坏,好的有这么一些人。
孙策身后,曹操在官渡上书献帝请召华歆至许昌任职。孙权不想让华歆分开,华歆对孙权说:“您因为能禀承天子之命,这才气与曹公结下友情,但这份友情还不安稳。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岂不更好?明天您留我是养一个无用之物,这不是好体例。”
魏国建立后,华歆任御史大夫。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归天,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
管宁都和他割席断交了,管宁却没有在乎,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保举独行矗立的隐士,华歆就给曹丕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