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洞玄指略》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诸法因缘[第7页/共12页]

今此世人,应骂而实不敢骂,心性脆弱,极爱脸皮,略微违拗,肝火即生,若不现怒,则藏歹心,口蜜腹剑,待时抨击,心中苦毒,肮脏若此,有德者怜,亦不敢近。

是故圣贤布道,皆以教理,以德行为是,各种修身之法,只为安止其尘劳之心机罢了,若本无尘劳之心,则不须修身之法,其德行天然合道,身心天然成道。

莫说汝有道,但看此三毒,

张道陵于东汉乃建立玄门,始有神位神仙品阶流转人间,自东周至于魏晋,人聪明虽展转微薄,然因古道福荫,尚能够简练之法而修学古道,是古法渐去而新法成形之时量也。

通灵附体之辈,好说因果,好说果位,好说业事,好说神通,彼等不修四禅八定,亦不修持修真正定,学习静坐,而养魂精,或不习法,求财求名,不修离欲,贪婪长生。

趋吉避凶者,贪生而怕死,

人鬼牲口,含灵诸情,共生一界,缘所系也,何必相斗,不如同眠,一时休歇,妄情自破,

不幸于心愿,损教者德行,

有如识心,无如识性,二本一体,何有出入,盖因堕入轮转,不识本真,故说有坠有出,坠是汝心,出是汝性,心在性中转,性照心之游,是故名为一坠一出,亦名为即坠即出。

当听颂言:

答:业缘报时业缘消,入缘了缘名出入,比方病人服药,药入而病了,服药名为即坠,病了名为即出,业缘相报,一来一往,如是二物,比方药病,二物和合,一了无余。

德行之不达,道性之乌有,

是故,恒念初心,乃可进学,最后之道,在乎忏悔,忏其前过,悔于将来,永不犯失,如是静坐忏悔,乃为初学之道,心中罪恶,若纯粹乌有,不须意守,汝神自明,精气自运,不劳于心。

今此世人,内心德微,脆弱不堪,本即脆弱之性,罹难则避,逢困则怯,尚不能修得开阔人道,何况修为真圣之道哉,岂敢有如是贪欲哉,而此世人,便是如此贪得无厌而怯懦之性。

彼等好说此业彼业,而实不知大道之业,亦不知圣贤道业,不知圣贤法理,以彼等神通而多闻有知识,若非修道有成者,难以辩服彼等,彼以此为能,觉得灿烂,好自矫饰。

此非隐身也,是灵目所不见之境地也,若于凡人眼界,鬼灵等类,目不见之,鬼灵之属于人而言,则是无存无有,亦如隐身不见,如是非藏匿不见,是人眼界与灵类境地不相对故。

02:47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