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千里送琴[第3页/共5页]
村妇也有如此远见,真是让人吃惊。但被牵涉出来的元灵均仿佛没有细想此中更深的意义,只是附和地点点头,“没错,你说的确是那么回事。”
甄传庭听元灵均唱完《南风歌》,捋捋髯毛,对空长叹。
在元灵均到来之前,甄传庭和赵家父子一向在堂室里叙话,赵家公是辛苦奋作的诚恳巴交之人,言谈举止非常局促,但他膝下的后代却个个夺目算计,肖似其母。
当初元令宴和李慈铭的连络可谓是南朝的奇嘉话,一个是长年挞伐西南夷族的女将军,一个是饱读诗书的令媛之子,他们的故事比杂书里描述的恩仇情仇更有看头,官方乃至描述她佳耦是并头莲、连理枝。那么他们之间真如官方所说的鹣鲽情深?恐怕并非如此,起码为其亲信的寒螀是少数知情者之一。
寒螀不明以是,她的眼睛一遍遍瞟着门外,老燕子带着几只稚鸟扑棱棱地飞回了窠臼。
“那么你是恩师的孙女六娘吗?”来人恰是甄传庭口中具有才调的赵大郎。
二人相携到了赵家院子,赵四娘眼睛一亮,撒开脚丫子往屋里窜。
赵二娘对母亲的警示视而不见。元灵均的手还沾着泥巴,是爬到坡上摘刺梨花蹭到的,没有记得洗濯。
名镇西南的元令宴如果不会唱歌,天下人都不会唱了。元灵均曲起指节,轻叩起木几唱道:
虽有可贵吃上一回的肉食,这顿宴席实在让人无语。在回老屋的路上,师徒二人并肩而行,一起无言,都有话不吐不快,又谁都没有先开口,这对师徒就一向沉默,像在闹别扭。
“阿娘,我都闻到糖香了。”
元灵均揉着赵四娘的顶,四娘偏过甚,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大兄对这件事更加上心,并且同意了阿娘的发起……”
元灵均牵着年幼的赵四娘穿过一道道田埂,来到一处平坦的山地,阳光普照,劈面的村庄沐浴在金色的光芒里,这里分歧其他处所,在见惯了繁丽风景的元灵均眼中,没有那里能比得上阔别车马喧的狒狸村,哪怕是田埂上的一朵野花,也有牡丹不能及的萧洒随便。
“来时小婢与将军分道扬镳,将军去晋北,小婢往东海方向,这段路程是小婢跟从将军以来相隔最远的,也是最不肯走的一趟,小婢比来心神不宁,总觉此次受命出征有异,啊……如果小婢的讲错冲犯不成宽恕,但请马上赐小婢一死,小婢绝无牢骚。”说完寒螀重重呼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眼泪也随之滚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