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无子皆因果[第3页/共3页]
而宗室中报酬争位煮豆燃萁,并无具有君王度量、可担重责的胄裔,群臣大胆力谏,择选贤德的公主立为储君,谏言一出,朝臣纷繁附应。论权益当属皇后之女徐公主,论尊卑霍贵姬之女同庆公主最合适,当年还是公主身份的元灵均仅仅次于二人,但她不通文韬武略,放肆恶劣,离经叛道,曹公主担有“德而敏学”之贤名,但出身寒微,无母族护持。在群臣推戴下,徐公主元蓥入主东宫。
更可气的,此中有一名拔擢上来不久的谏官,新官上任三把火,给本身出了大困难。第一把烧在徐家徐身上,参他在东海贪污军饷,第二把火参劾常山宫樊贵嫔豫政,专断乾纲,百姓暗里竟称她为“第二女主”,可见已僭越王权,第三把火是常山王,豢养伶僮废弛君德,闭塞言路架空公理人士,滥用奖惩,忠奸不辨,国主庸碌岂是百姓大幸。
“老东西,你又来欣喜人,朕躬如何你最清楚。君王之殁对天子来讲没甚么,对百姓而言也只需求一段君权更替的过程,但于晋室后代太伤害,当年朕为立元蓥为太女,曾奥妙措置了三国诸侯。这件事你也晓得。”元佑帝拍了拍那些奏章,冷嘲笑道,“晓得写的甚么吗?朝臣谏言,潍候为先皇嗣君之遗孤,可立为储君。朝堂稳定不易,太女是他们请立的,要搅乱这一城安静的又是他们。这些都不必说,你以为潍候此人如何?”说完,他沾着茶水在几上一笔一划地写起字来。
元佑帝想到此处,硬生生把眼泪逼归去,“如果还能有子也早该有了,或许是天意如此。他们总说女子继位为下下策,初创乱世之治的太宗天子不也是女子啊,倘若没有太宗天子,岂有本日朕躬。”
闻声天子呼喊,茂生执柄过来,“陛下有何叮咛?”
“陛下怎能说这类话,陛下还正值丁壮……”
元佑帝把手放在那缕青烟上,再把烟雾扇到面前,用力嗅了嗅,猛地咳了几声,一点殷红溅落在袖口。
“茂生,茂生。”元佑帝丢开字字仁义爱民的奏表,一脸愁闷。
元佑帝表情不太好,去别馆探病后表情更糟了,肝火郁结在胸口,回旋凝集,没法纾解。
元佑帝靠在临窗的罗汉床上,一遍遍览阅着大臣们联名要求拔除常山王的奏章,他们分歧谏言改降常山王,除其封国,呼声最高的要数后族徐氏一党,这令他深感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