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14[第4页/共5页]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儽儽兮,若无所归。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听之不闻,名曰希﹔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为有为,则无不治。
旷兮其若谷﹔
荒兮,其未央哉。
是谓袭明。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公乃全,全乃天,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往而不害,安平泰。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其次,亲而誉之﹔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何谓宠辱若惊。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敦兮其若朴﹔
犹兮若畏四邻﹔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执大象,天下往。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