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页/共4页]
常武愣愣地盯着她脸瞧,似是没认出来。
怜雁向常武告别往大厨房归去后,常武的同胞哥哥常文正巧走过来,他们兄弟俩都是赵彦清的贴身小厮。常文见常武看着怜雁的倩影笑吟吟的,问道:“甚么事儿啊,这么高兴?看上人家了?”
张婆子又扯着嗓门使唤其别人去,四喜手脚慢,少不得被吵架一番。
怜雁不晓得这府中其别人作何想,但就连她一个入府不过三月余的灶下婢也晓得,陶氏甚不得赵彦清待见。俗言还道小别胜新婚,何况赵彦清如许离家四年的,谁知他不过返来两三日,便同陶氏闹僵了,而后没再踏入正房半步,不是去安国公处侍疾,便是宿在书房。
幸亏怜雁在厨房里打杂,多少能揩点油,偷闲给潜生送去些还是能够的。
怜雁偷了个闲,从厨房拿了些剩下的猪蹄,去了潜生处。
有常武这句话,怜雁便放心很多,常武打小跟着赵彦清,且还是一起去虎帐历练的人,别瞧年龄不大,但在府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便是普通的管事也要对他谦逊三分。
爵位袭给赵彦清,是安国公还在是便安排好的。大爷早夭,二爷三年前病逝,三爷是庶子,本来请封世子时是给二爷独子,七岁的赵攸弘,这也合适宗子嫡孙的端方,但经过太子巫蛊一案,国公府大不如前,也唯有赵彦清如许军功在身、行事凌厉地才撑得起门面,故而最后爵位落在了赵彦清身上。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常武对她非常殷勤,怜雁也就顺水推舟地受着,有小我脉老是好的,且借常武之手靠近赵彦清也轻易些不是?她可向来没筹算要在府里安身立命做个灶下婢将来配个小厮了事,好日子老是要本身争的。
次日,宫里下了旨意,四爷赵彦清袭爵。
是以,张婆子在府里甚为扬眉吐气,经常夸言此番安国公府能在太子巫蛊案中不受连累,端赖陶家。
只是更让怜雁操心的是潜生。
怜雁笑笑,“这回可要记好了,莫要下回再认不出我来,我但是不依的。”
病逝的二爷赵彦明幼时是太子伴读,与太子干系甚好,是铁板钉钉上的太子党,而赵家和林家亦是通家之好,赵彦清比林少将林泰虚长几岁,据林泰的话说,就是他打从穿开裆裤起就喜好跟在赵彦清背面跑。
常武恍然,非常难堪地挠着后脑勺,“本来是怜雁mm,你如许……我还真没认出来……”当平常武见她时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现下没能认出来实属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