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一些诗词的鉴赏[第10页/共11页]
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边幅好是真,“腹内草泽”就一定。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看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群情,看他拟的那些匠额和春联,不是使包含贾政在内的统统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细吗?看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的确够个像样的文学家了。连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很多,如何能说是“腹内本来草泽”?“不通世务”,是因为他讨厌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肯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示了宝玉不轻易、不顺俗、独立不迁的本性。如许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层“交班人”的标准要求,天然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先人那样“理朝廷、治民风”,为天子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凤姐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天然是“于国于家有望”了。因而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后辈戒”了。这两首诗集合地描画了宝玉的背叛脾气,这个典范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层的背叛上。值得重视的是“贫困难耐苦楚”一句。这是预示贾家衰掉队,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糊口经历。第十九回写宝玉探花袭人家,袭人的母亲和哥哥仓猝接待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但是袭人感觉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宝玉。这是多么娇贵!就在这个处所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同将来宝玉“寒冬噎酸甭,雪夜围破毡”对比起来看,令人感喟。宝玉在八十回今后的经历,固然不好乱猜,但有一段贫困的经历是能够必定的,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大相径庭。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贫乏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诗词观赏】这几句俗谚口碑呈现在第四回中。贾雨村靠贾家的干系,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赶上薛蟠为争买英莲(香菱)而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的案件。雨村不知秘闻,立即就要拿人判案。部下的门子葫芦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这份“护官符”,提示他:金陵城这四大师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搀扶遮饰,俱有照顾的”,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成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