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百花酒[第2页/共4页]
这但是严党的又一大胜,赵文华从东南送了好些东西来“贡献寄父”,连严世蕃的几个妻妾都一人得了一个珠宝髻,很有几分普天同庆,大师同乐之意。严世蕃收银子收的手软,大为对劲,想了想又把张经等人的论罪奏疏拿出来翻了翻,俄然一笑:“是了,杨继盛在诏狱也待得有些久了,是到要处理的时候了。”
严世蕃非常欢畅,一边提笔在张经问罪的奏疏上落了杨继盛的名字一边和站在身边的鄢懋卿笑道:“上头阿谁眼下最恨的就是张经,杨继盛的名字落在这上头,怕是谁也救不了了。看谁还敢和我们作对!”说罢,更加对劲,忍不住点头摆脑的哈哈笑了几声,丢下笔和折子,翘着腿坐在椅子上道,“行了,张经一去,这浙江总督的位置还需好好考虑一二。”
高拱实在不晓得一贯不太体贴政事的自家王爷如何就俄然对这些起了心。在他看来:严嵩再是如何放肆都与裕王没甚么干系。虽说严嵩支撑景王,但裕王乃是当今宗子,局势和正统都是站在裕王这边的,只要不出不测,只要圣心不要太偏,那上头的位置总也是裕王的。以是,不管是严嵩还是徐阶,全都不需裕王去管,他只需求安放心心守在王府里韬光养晦,等天子老爹驾鹤西去,便能够定下大局了。
裕王内心想:我将来的世子正和王妃住白云观呢。他现在到底有了些城府,再不似畴昔那般有话就说,经心依靠高拱。故而,听到高拱模糊的劝戒还是含混应道:“此事不急,母妃新丧,为人子者这时候总不幸亏这上头多想。”
张经打退了倭寇,江南乱局稍定,也是时候到他们严党摘果子的时候――前人栽树先人乘凉,可不就是这么一个理?不过,严党高低没几个能拿得脱手的,真有才调的要么就像是杨博一样自顾自的做事、不参与党争,要么就是自发得狷介的站在严党劈面。赵文华等人贪污诬告倒是妙手,真如果丢去江南主事,连严世蕃都感觉不成靠。
偏裕王这会儿倒是盘算了重视,还是对峙道:“还请徒弟替我安排一二,”他目光非常沉寂,语气亦是少见的果断,“东南之事,我想亲身问一问张经。”
这话已是点头应许之意。
以是,这总督的位置的确是要好好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