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百花酒[第3页/共4页]
这话已是点头应许之意。
满朝皆知,天子最厌的就是仇鸾,人死了鞭尸都不解恨。当明天子将张经与仇鸾相提并论,明显已是恨极了张经,便是当初保举张经的次辅徐阶都不敢再说些甚么。
张经打退了倭寇,江南乱局稍定,也是时候到他们严党摘果子的时候――前人栽树先人乘凉,可不就是这么一个理?不过,严党高低没几个能拿得脱手的,真有才调的要么就像是杨博一样自顾自的做事、不参与党争,要么就是自发得狷介的站在严党劈面。赵文华等人贪污诬告倒是妙手,真如果丢去江南主事,连严世蕃都感觉不成靠。
严世蕃非常欢畅,一边提笔在张经问罪的奏疏上落了杨继盛的名字一边和站在身边的鄢懋卿笑道:“上头阿谁眼下最恨的就是张经,杨继盛的名字落在这上头,怕是谁也救不了了。看谁还敢和我们作对!”说罢,更加对劲,忍不住点头摆脑的哈哈笑了几声,丢下笔和折子,翘着腿坐在椅子上道,“行了,张经一去,这浙江总督的位置还需好好考虑一二。”
严嵩闻言,本另有几分和缓的面色俄然淡了下去,耸拉下眼脸,眸光渐冷,冷的就像是刀片上雪亮的刀光。他站起家,负手于后,沉沉点头:“老了老了,我这心也软了。还是你们年青人看得清楚啊。”
严嵩瞧了儿子一眼,掀了掀眼睑,慢条斯理的敲打了一句:“你给我嘴上把好门!虽是在家里但也得谨慎说话,东厂和西厂的本领你又不是不晓得。”
高拱实在不晓得一贯不太体贴政事的自家王爷如何就俄然对这些起了心。在他看来:严嵩再是如何放肆都与裕王没甚么干系。虽说严嵩支撑景王,但裕王乃是当今宗子,局势和正统都是站在裕王这边的,只要不出不测,只要圣心不要太偏,那上头的位置总也是裕王的。以是,不管是严嵩还是徐阶,全都不需裕王去管,他只需求安放心心守在王府里韬光养晦,等天子老爹驾鹤西去,便能够定下大局了。
严世蕃内心揣摩了一下,已是有了人选却也没有立即把人选说出来反而是抬手倒了几杯酒,先递一杯给老爹:“爹,你尝尝这酒――百花酒。这东西可可贵的很,文华特地捎上京的,说是养发展命。上头那位都没喝过呢。”
高拱悄悄叹了口气,他晓得裕王内心必是惦记取白云观里的李清漪,只得点到就止的和裕王交代了几句:“殿下,您身份分歧平常,早日有了子嗣,陛下那边也会有所窜改。要晓得,成祖爷最后选了仁宗,有小半是看在宣宗这个孙子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