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火腿莲藕汤(修)[第3页/共5页]
李清漪这才回过神来,顿觉本身说得太多,忙低了头粉饰。
幸亏,李默另有个好门生,不过一年工夫,这么快就又要起复了。
裕王随即又生疑虑:“父皇现在正在西苑修炼,不见外人,首辅怎地这么快就请来了旨?”
因为首辅严嵩暗交景王,裕王与他本就干系冷淡冷酷,此时闻言几近有喝彩雀跃之意,但他瞥见高拱严厉的神采,终究还是收敛了面上幸灾乐祸的神情,开口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竟行如此之举?”严嵩强势已久,朝中翅膀遍及,便连次辅徐阶都是垂首帖耳,倒是不知现下竟然还出了一个敢弹劾他的人。
门外的小寺人恰好对上裕王急的冒火的目光,那里敢担搁,连滚带爬的起来去唤人,他还未跑出院门,便又仓猝跑返来:“殿下,高先生来了,说是有急事要筹议。”
统统安排安妥以后,她与裕王劈面而坐,抬眼瞥见裕王神态茫茫,好似有些食不知味,因而便分外体贴的开口问了一句:“王爷可有烦苦衷?”
有了这么一出事情,小寺人拿了外头抄来的杨继盛弹劾的奏折递给裕王瞧,裕王也没避着人,干脆叫了李清漪一起来看。
李清漪闻言倒是笑出声来:“高徒弟倒是会打哑谜。”她本就生得端倪如画,一笑之下华光灼人,裕王心头急跳,顿时看呆了去。
但是,天子很快就沉着下来,他充满思疑的几次看着奏折前面那句“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狐疑顿生:那杨继盛莫非和二王有所勾连?
死劾可不是普通的弹劾,这是拿命来赌,上折子的人的潜台词就是“如有半字虚言,愿以命偿”。的确沾着本身的血,拿着浑身最硬的骨头当笔来写折子。纵是严嵩,赶上这么一小我,羞恼之下怕也有几分惊惧。
要说这李默,也是个少见的能与严嵩较量一番的能臣、直臣。他是正德十八年的进士,因脾气朴重不畏权贵,前后获咎了天师邵元节、兵部尚书王宪等人,故而宦途颇是盘曲。但他却从不言弃,一步步的从翰林院庶吉人做到了被称作是“天官”的吏部尚书。并且,李默还是从吏部左、右侍郎被提至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吏部为六部之首,主管官员升迁任免,为制止官员结党,尚书一职甚少由本部侍郎直接升任,李默算是开了正德初年以来的惯例。不过,也恰是因为李默就任吏部尚书时数次与严嵩起抵触,引得严嵩记恨,方才会在嘉靖三十一年罢免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