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刺刀1937》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七月七日芦沟桥[第1页/共4页]

净水节郎立即将军队带到西五里店的青纱帐里,等候上峰号令。

中原军队第二十九军驻宛平守城守桥的军队,为三十七师第110旅第219团第三营,营长为金振中。

“我正要引发胶葛。”

由丰台西去七千米,是华北大河永定河。永定河别称芦沟,河上的石桥始建于1189年,用时三年而成,称芦沟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芦沟桥,宛平城。

宛平县原名拱北城,城区呈长方形,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四角有角台,角台上筑有角楼。

北平也是东南北三面被围,只西面凭平汉线经芦沟桥于保定相通,残留着最后一口气。

“岛国军虽一兵一卒,也决然不答应如城上桥半步。若岛国军强行进犯,宛平城与芦沟桥便是我二十九的墓庐。全军将士,必须以血肉相拼,即使寸土尺地,也毫不能让与岛国人!”

刚到西五里店,已碰到第三大队联络官,陈述说一木清直少佐获得兵士失落的动静,已经亲率第三大队主力,步兵、马队、工兵和炮兵总计一千多人,分开丰台虎帐,正在尽力向宛平县城方向推动。

十时三非常练习结束,但当步队调集结束后,盘点人数却发明少了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兵士。

净水节郎和他的第八中队二百人开端向宛平城进发,当达到宛平城外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桥本群挥手叫过了岛国中原驻屯军牟田口联队的第1联队第3大队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低低在他耳边说了好久……

“中原重心,是在华北;华北重心,是在平津。若得了平津,就即是获得了华北,半个中原,都在我驻屯军一握当中。这一场功绩较之关东军占据满蒙,建立满洲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深夜,“七七芦沟桥事情”发作。

金振中决然否定,并将午后岛国军诡异的行动详细说了一下。

自从他来到后,目睹岛国军在城外耀武扬威,隔三差五就来一场练习,枪炮轰鸣,搅得宛平城满城不安,心中早憋了一肚子气,但没有上峰的号令也只能把这火忍着。

“遵循以往经历,大凡岛国人挑起事端时,必会有所筹办。先提前提,漫天要价,若我们屈让便会作罢,若不平让,必须以武力处理。此番岛国军意味在宛平城和芦沟桥,我方毫不能后退一步以让岛国军得逞,记着,这是一条根基原则。”

电话里又沉默了好久,才传来了秦德纯的声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