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七月七日芦沟桥[第2页/共4页]
同时命令将士登城保卫,动员百姓,不分男女老幼,运送粮草弹药,构筑工事,以应对岛国军即将到来的打击。
当分拨结束以后,岛国军敏捷开端构筑野战工事。
“现在阿谁殷汝耕宣布冀东二十二县自治,德王在察哈尔建立蒙古军当局,唐山新近又有亲日政权建立,兼之我驻屯军东起榆关,西到丰台,沿北宁线驻扎,天津城四周被围,已是孤城,只靠平津铁路,经廊坊与北平相通。
由芦沟桥畴昔,就是宛平县城。
由丰台西去七千米,是华北大河永定河。永定河别称芦沟,河上的石桥始建于1189年,用时三年而成,称芦沟桥。
电话里的秦德纯沉吟了一会,说道。
城东西各两侧各开一门,供行人收支。南北另筑中间台,台上建岗楼,城墙上另设兵屋、射孔、了望台供保卫之用。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
北平也是东南北三面被围,只西面凭平汉线经芦沟桥于保定相通,残留着最后一口气。
净水节郎立即号令停止统统练习,筹办对中原军队作战。
芦沟桥虽历经了八百余载,屡经风雨大水,但仍巍然耸峙,可谓世之古迹。
宛平县原名拱北城,城区呈长方形,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四角有角台,角台上筑有角楼。
因节制芦沟铁路桥,扼住平汉、平津、平绥三大铁线路交汇点,又扼住北平西南咽喉要道,宛平城也一样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较丰台之计谋职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桥本群挥手叫过了岛国中原驻屯军牟田口联队的第1联队第3大队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低低在他耳边说了好久……
当工事全数构筑结束,已经夜幕来临,净水节郎看了看表,时候为七点三非常。
这一天,抗敌战役在中原全面发作,中华民族即将发作出最强大的吼怒!
中原军队第二十九军驻宛平守城守桥的军队,为三十七师第110旅第219团第三营,营长为金振中。
“天津被我军四周包抄,北平被三面包抄,若占据了芦沟桥与宛平城,则北平与天津二城不战而能够下,夺得平津而城,华北亦指日可下……”
净水节郎立即将军队带到西五里店的青纱帐里,等候上峰号令。
他当即命令将东西两门都用沙包垒住,城内家家户户,门窗全数用棉被封住,以避流弹。
未久,一木清直之第三大队主力赶到西五里店,敏捷将兵力展开,乘夜色别离占据回龙庙、大瓦窑、沙岗等计谋要点,三面围住了宛平县城和芦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