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十八年天地倾(上)[第3页/共5页]
瞧着太子父子点头,万历接着说道:“太祖高天子搏斗文武,改革定制,裁撤宰相,皆是帝王心术,为保子孙天子权益也。至宣宗怠政,设立内阁,臣权再彰,乃设司礼监制衡。如此文人受制于官员,官员受制于六部,六部受制于内阁,内阁受制于司礼监,司礼监受制于天子,天子得安。文臣虽因科举师生、出世籍贯而有党名,也不过是为小我之利而相互操纵,各取所需,分分合合,你争我夺,既无同利也分歧心,无朋党之大害。”
朱常洛父子一齐利诱点头,万历大声说道:“朕不恨张先生,朕反而深深感激张先生,但是张先生开了夺天子权益的恶例,朕就不能容他。朕必须狠心污其名,辱其家,罪其子孙,奉告万千文臣,觊觎天子之权者,朕必挫骨扬灰,断其子孙后代出息,让他们朝乾夕惕,不敢有半点非分之心。”
郑贵妃笑道:“臣妾若学了万贵妃,逼迫皇后,打杀您的后妃龙子,皇爷可还会怜我爱我么,没了真情,要那些劳什子何为?臣妾就是如许,心狠手辣做不来,虚情冒充也看不上。”
万历点点头,挥手让郑贵妃躲避,崔文升便出别传旨。
手机用户请浏览浏览,更优良的浏览体验。
万历抬头思及张居正,苦笑道:“张先生严师名臣,一腔抱负为国为民,朕甚为尊敬。不避怀疑,拨乱归正,清查田亩,实施新法,乃有万历复兴。张先生对朕苦心种植,掌大权而无不臣,行妙手雨露万民,增赋税、择名将、用人才,兴国事,大明之功臣也。可他一旦身故,朕就施雷霆手腕,降罪于身后,连累其子孙,何也?”
万历嘲笑道:“朕虽惊骇,却没有那么轻易屈就。朕没有怠政,朕想着非关国度要事、民之存亡,便一概不睬。诸党的无能之辈,言道口舌之徒,弄权的伪君子,老一个退一个,退一个少一个,朕就不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耗不但他们。他们筹划国度赋税,朕就派寺人四周搜刮,内帑充分,朕就节制得了万民,节制得了军队。”
朱常洛仓猝跪下叩首,带着哭腔回道:“儿臣不敢,儿臣不敢,方阁老和诸位大臣都在内里等待,皆是忠正大臣,万不敢存此不忠不义之心,还望父皇谅解。”
万历命朱常洛起家,又拉住他,说道:“辽东关头,一是赋税,二是督臣。满朝文武,除了熊廷弼,无人能出其右,万勿罢之。你若即位,东林保你十余年,不成冷了臣子心,可酌情汲引犒赏。但千万不成全部简拔于内阁六部,当使诸党均衡,方可把持不足。你性子绵和,还不如朕,非是复兴明君,既不能把持权益,就以权益为骨,让诸党大臣自去争之,好从中渔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