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光荣与梦想之光续》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章 壬午之变(三)[第1页/共5页]

“下国使节李会正见过清国诸位天使大人。还请诸位大人带领雄师速速驰援,晚了,恐怕日本人就要攻城了!”

就在日军进入汉城的同时,奉旨驰援朝鲜的广东海军提督吴长庆率‘庆字军’六营共3000人,乘招商局货轮到达朝鲜。和他同时达到的另有统领海军的丁汝昌。此时,清军仍秉承‘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想与日军当即产生抵触,随即于仁川北部南阳府的马山浦登岸。

大院君虽非常不肯意日本人进入,但因为日本兵临城下,被迫于18日同意日军入城。8月19日,1500名日本军全数进入汉城,在昌德宫敦化门广场屯驻。

这时一个坐在马建忠下首靠后的年青官员插了一句嘴。

听完李会正的论述,马道忠大喜过望,立即向吴长庆请命道:“军门,此乃天赐良机,使我军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篡夺汉城。时不我待,请军门答应我先带人敏捷赶往王都。”

“也就是说朝廷是担忧日本人操纵此次事件,再拔擢一个更加亲/日的掌权者下台,使朝鲜完整离开我大清的掌控。”

世人这才明白,本来朝廷早已担忧日本人会像对待琉球一样,将朝鲜从中国的权势范围剥离出去。

中军帐中,正中间坐的是吴长庆。下首,左边第一个是丁汝昌,以后是林泰增、邓世昌等水军管带;右边第一个是道员马建忠,以后则是庆字军中的带兵将官。

吴长庆此时拍了一下扶手:“本来几个月前日本人就已经死了,那如何还说是兵变杀死的?”

“本官此次身负皇命,率军援助朝鲜,主如果为平乱而来。至于日本人的事,来之前蒙皇上亲身访问,面授机宜。”

想到这里,花房便起家向任荣镐告别,回到日军驻地。随即,有兵士带进两个朝鲜人来。

世人都晓得天子幼年即位,如本春秋还不大,此时听天子将日本人称为‘小鬼子’,心中都是莞尔。不过天子如许称呼,倒还是很贴切。那些‘洋鬼子‘都是人高马大的,但东洋人个子矮小,他们称呼日本人,不是一向也是叫‘倭人’、‘倭寇’么。

“诸位大人莫急,请听我渐渐说。实际上,客岁闵氏设立别技军时,考虑到粮饷的不敷,是以将京军五营军(练习都监、龙虎营、禁卫营、御营厅、总戎厅)缩编为武卫营和壮御营,超越半数的新式甲士被迫解甲。这本来就引发了新式甲士的不满,而缩编后的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兵士也并未获得杰出的报酬。因为闵妃的弟弟闵谦镐剥削军饷并中饱私囊,加上比年的水灾和日本的打劫性贸易,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兵士已经持续13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武卫营和壮御营充满着痛恨的氛围,这才产生了‘都捧所事件’并顿时激发了‘壬午兵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