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战(上)[第2页/共5页]
不过相对于支撑者,声讨者的声音较着更清脆、有力一些。
止住了心急如焚的左中堂,光绪这才道:“朕也晓得,这纸条约一签,则越南恐怕就要落入法国人的手里。但是,若我国不签此约,就能保得住法国么?那法兰西号称天下第二强国,船坚炮利,据称光五千吨以上的铁甲舰就稀有十艘,再看我军,北洋海军独一快船两艘,排水量不过千余,而南洋海军乃至连铁甲快船尚且没有。如果不能遂法国人所请,战事一开,我国拿甚么抵挡?并且陆军皆以淮军为主,虽设备不竭更新,但士卒贫乏练习,斗志全无,如何能包管守住国门?到时候,恐怕不但越南保不住,连广西、云南都要丢了。若法国人再索以兵费,对我岂不更是雪上加霜?此时只凭一纸条约,就能消弭战乱,不伤性命,更节流了多量银两,何乐而不为?”
“大人之前发给皇上的电报,可有复书?”
“为甚么这么说?”
1882年十仲春,李鸿章受朝廷拜托,在天津和法国公使宝海签订《越事和谈》。和谈规定,中法两国以红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别离由中法两国庇护;中国军队撤离驻越南北圻之兵,法国包管不侵犯中国国土;中法陆路互市等条目。
“皇上,深州地动,恰是因为李鸿章丧权辱国之条约,惹得天怒人怨,上天这才示警。以是,此条约千万不能同意。”
盛宣怀立即点头应诺。
目送着三人拜别,李鸿章下认识的拿起那张电报,看着上面的话,本来伸展的眉头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现出阿谁身影,阿谁趴在地上抽泣着的,看似无助、却又给本身带来莫大压力的幼小身影。
这里能被称之为大人的,天然只要李鸿章一人。
五位辅政大臣互视一眼,均有些摸不着脑筋,赶紧集合精力,看看天子要说甚么。
盛宣怀接过,看了一下,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如果你以为如许能使法国人偃旗息鼓,使越南安宁,能够便宜行事。”
小天子一席话,说的左宗棠无言以对。
李鸿章说的‘咸丰爷北狩’,指的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逼迫咸丰天子流亡热河的事儿。那一次,英法两国不但攻入北京,掳掠、燃烧了圆明园,就连咸丰天子也是是以在热河去世。自此以后,国人更加的害怕洋人,为制止一样的事情再次产生,几近到了对洋人有求必应的境地。也是由此,朝廷中逐步有一些所谓的‘清流倔强派’呈现,并且因为此次朝鲜事件的胜利,‘主战派’权势大有昂首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