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壬午之变(二)[第2页/共4页]
壬午兵变固然停歇下去,但它引发的政治事件却并未完整结束。
29日,日本驻朝鲜公使花房义质搭乘英国人的船只,仓促回到了长崎。随后,他又乘船仓促回到京都,拜见外务卿井上馨。
此时,日本海内公众通过消息报纸,也都晓得了朝鲜杀死日本使馆职员的事,一时群情激奋,纷繁要求当即对朝宣战。顿时,日本上空,战云密布。
除了人事的安排外,大院君亦当即动手推行鼎新以减缓社会危急。
花房义质沉声道:“鄙人都监别技军被进犯时死了7人,分开汉城的过程中死了6人,一共十三人玉碎。”
开初,朝鲜当局面对变生肘腋的这类环境,并没有赐与充足的正视,把此次兵变当作普通的事情措置,在暴动伸展时只让武卫大将李景夏再度出面,去晓谕闭幕。
“朝鲜兵变到底是如何回事?”
为了安抚叛逆兵士和公众,大院君诈称闵妃已死于乱军中。同时,他公布法律,赦免了叛逆兵士和市民;开释了因反对开放国门而下狱的郑显德、李晚孙、金平默等官员和儒生;又宣布规复五营军和全军府,拔除别技军,并发给兵士积欠的军饷。
在这类环境下,别技军与新式军队的冲突也日趋锋利。
明治天皇当即调集太正大臣三条美实、右大臣严仓俱视、内阁参谋黑田清隆、参议山县有朋等人商讨对策。
在井上馨面前,花房义质将朝鲜环境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同时力主对朝鲜用兵。
马建忠想了想,随即说:“不当,中堂大人派我等前来刺探真假,如果连岸都没上,便仓促返回,恐怕不好交代,不如由我和鱼允中留在朝鲜进一步探查敌情,军门则返国搬乞救兵。”
但此时的日本羽翼未丰,也不敢等闲策动大战。随后,在天皇的授意下,井上馨将日本当局的各种前提及应对朝鲜的战略详细阐释在一份“奥妙训令”中,交给花房义质,由花房义质带领一部分军队前去朝鲜打仗大院君政权,以期勒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井上馨本身则坐镇下关遥控批示,另有代理陆军卿山县有朋率雄师待命。
却说丁汝昌当日接到张树声的号令,但因为只是前去探查而非作战,又有‘切勿接敌’一说,以是并没有焦急。8月11日北洋海军解缆,一起晃闲逛悠,12日下午,丁汝昌等方才达到仁川,但是此时,日本兵舰“金刚”号等已先一步达到。
薛福辰领命而去,张树声随即将日本筹办出兵朝鲜的动静陈述给了军机处、总理衙门,申请出兵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