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未病先防[第1页/共5页]
董芸却有些不明白,“徒弟想到甚么了?”
华佗哈哈一笑道:“公子放心,老朽明白了。”
“西医中对于这类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感抱病。”刘墉看着这两人迷惑的目光,又只恰当一回教员,持续解释道,“这些微生物进入我们的身材内,引发病发,呈现症状,叫做传染。抱病的人将病又传给其别人,让更多的人得了不异的病,这就叫感染,这类病就叫感抱病。它的特性是最后只要一个或几小我抱病,然后是很多很多人病发,而症状都很类似,比如说伤寒。”
虞翻大喜道:“华先生有何高见,快快道来。”
虞翻站起家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圈,却下不定决计。刘墉沉声道:“县长,非是鄙人杞人忧天。淮南、徐州离此不远,袁术、曹操、吕布各权势犬牙交叉,战役一触即发,到时多量哀鸿避祸至此,若无措置经历,如何应对突发的瘟疫?”刘墉对此是有深切体味的。他辖区内里有一个养鸡场,自发得办理很到位,听不进刘墉的建议。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立时让办理者慌了手脚,面对疫情束手无策,固然当即决然采纳了办法,却仍不免全群淹没,丧失极其惨痛。
虞翻对华佗的医术是百分之百的信赖,连连拱手道:“如此便妨劳公子了。”
虞翻笑道:“那就这么办吧。公子措置疫病还需本县做些甚么?”
刘墉点点头道:“我们的先贤很早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个观点,这内里实在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都是夸大防备为先,未雨绸缪。现在市镇上的病患越来越多,得尽早采纳办法,防患于已然,以免小病变成大疫,到时悔之晚矣。”
华佗看了刘墉一眼,只见刘墉重重地点了点头,不由得心头大震,顿时堕入到深深的惊骇当中。华佗喃喃道:“莫非又要面对一场疠疫吗?”他太体味瘟疫的残暴了。汉末时战役不竭,四周皆有暴尸荒漠者,避祸的哀鸿更加剧了疫病的传播,各种感抱病残虐,天下灭亡人数竟达二千余万人。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便是这时的实在写照。
“其实在我们这儿也是有专门的称呼,叫疠疫,也叫瘟疫。”华佗点点头,又慎重隧道:“公子请再讲。”
“便是扑疫需求的药材、物品了。恰好,芸儿送来了。”刘墉从董芸手中接过一卷竹简呈给虞翻,“这是鄙人拟的要购的药材、物品等物。”虞翻展开一看,轻声读道:“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穿心莲……生石灰、硫磺、硼砂……啊,要这么多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