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科学交流[第4页/共6页]
赵爽更是一呆,只见刘墉拿着那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直角梯形。这个梯形的上、下底别离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高是两个三角形一条短的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长的直角边之和。
刘墉还在深思,蔡文姬悄悄一拉他的衣袖,低声道:“刘大哥……”
“请公子试解之。”刘墉恭敬说道。刘墉并非用心造作,他是至心的敬佩赵爽,也为本身是一其中国人而高傲。
“丞相有令。刘墉敢不服从?”
刘墉一呆道:“我有甚么事要求丞相?”
三人见刘墉利落认输,都有些惊奇,不过见他态度朴拙,不似作伪,再加上早传闻过他虽居高位,但性子和顺,胸怀广漠,不由重生好感。四人都是正视科学之人,因此畅谈甚欢,到别离时还是依依不舍。
“公子这体例倒也奇妙,论证过程也极是周到、公道。”赵爽的脸上顿时暴露高兴的笑容,不料刘墉却微微一笑,又道,“不过公子,刘墉倒有个更加简练的证明体例。”
蔡文姬嘻嘻一笑,低声道:“丞相可贵有本日这般愉悦、镇静,良机莫施,你还不快去求丞相。”
赵爽一通讲授结束,笑道:“先生,你感觉鄙人这个证明法如何?”
“多谢琰儿。”刘墉心中五味杂陈,嗫喏道,“此事还不急,我自有筹算。”
刘徽是公元三世纪天下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他最闻名于世的有两样,一是发明了割圆术,是天下上求出圆周率为3.14的第一人;二是撰写了《九章算术注》,此中第十卷题为《重差》,即《海岛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测量学著作。《海岛算经》共设九问,都是用表尺反复从分歧位置测望,取测量所得的差数,停止计算从而求得山高或谷深,这就是重差实际。
过了两日,曹操召见刘墉道:“崇如,有几位饱学之士。孤为你引见一下。”曹操一说姓名,刘墉不由吃了一惊,因为这几人无一不是如雷贯耳、名传后代的大科学家,有闻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洪、赵爽师徒,水利学家、发明家韩暨……
刘墉一呆,问道:“蜜斯,有甚么事?”
刘墉顺手拿起车内的一双筷子,将此中一支截断,最后留下一长一短两根。刘墉将两根木棍竖在烛光的一侧,又道:“诸位请看,每根木棍都有影子,长的这根影子长一点,短的这根影子则要短一点,这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不过,不知诸位发觉到没有,每根木棍与它的影子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