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鸟[第2页/共4页]
“方才那首《才子曲》如何?赵家公子但是听得目不转睛呢。”
子歌和墨客初遇之日,亦是娘亲第一次向她点明出身分歧凡人的那夜。子歌虽不明本身出身细节,但娘那惨白的神采仍然让她心惊。因此,她逐步学会了谨言慎行。现在在这乐坊中,她的成就并不低于一同窗习的姐姐们,只是娘亲再三叮咛、不成强出风头,她便安居幕后,为她们作嫁衣裳。只是,半夜梦回,那句锋利嘶哑的“高山月出,江山易主”,及那日被触发的诡谲回想,常常会将她惊醒,此中奥妙,她始终没法参透。
“子歌,感谢你谱的曲子。”她低声说道,神情有些严峻。
“其律婉转,如行云流水,意境倒是比词更加深远。”
子歌想起五年前初见红裳时,她描述干枯,衣衫不整,坐在柴房的角落里一言不发。赵姨娘好话说尽,仍然没能劝得她吃东西,急得大喊亏蚀买卖。是娘温言相劝,晓之以理,她才重新抖擞起来。厥后她师从娘,一心习舞,每日苦练,绝无停歇,终究在两年前的拜月会上一舞成名,现在还一向是乐坊的头牌。
年幼的本身虽不明世事,却已模糊感到娘的良苦用心。
想到此处,子歌微微皱眉,下认识地抚着右手腕上阿谁淡红色的印记。
他的笑容还是温暖,“哪有像你这般自我贬低的,每日填词作曲,又有何不好?”
子歌站在背景,侧耳聆听,面露浅笑。娘不允她抛头露面,她便扮作一副侍女模样,只是纵粗麻布裙亦难掩丽质。
“七月我在家中宗祠行冠礼,邀你来观礼可好?”
“子歌,如何了?”谢邈望着她,眼中带着体贴。
子歌挑眉轻笑,忍不住有些对劲,“我也是看姐姐春寒料峭仍然赤足在后院练舞,一时有感而作。”
娘柔声说着。子歌悄悄揽住她,撒娇道:“子歌就想跟娘呆在一起,在乐坊里安静地糊口。”
“歌儿,娘是都城中一桩冤案的逃犯,当年搏命方救得你一同离京。”
谢邈眸色幽深,定定地看着她,正欲说话,配房的门俄然被推开了,红裳手里端着楠木盘,行动轻巧地走了出去。
阳明二十二年,初夏,绫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