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与马来人经济支配地位的形成[第3页/共6页]
与消弭贫苦比拟,对马来人影响更大的,还是马来西亚在新经济政策期间所实施的社会重组。这项任务在一开端就有非常明白的数字化目标,这就是到1990年,马来人具有的公司股权将从2.4%进步到30%,华人从27.2%进步到40%,本国人则降落至30%。(下表列出了1970年半岛马来西亚种族,部分公司股权具有环境,可做参考)就在制定这一生长目标的过程中,当局还明白指出,上述目标将通过持续的经济增加,而不是对现有资本停止重新分派来实现,以为只要如许才“不会有任何族群接受丧失,或者感到在(实施)过程中被剥夺”。
为实现新经济政策的社会重组目标,当局还加大了落实宪法所规定的马来人享有的各项特权的力度,特别在高档教诲和工贸易执照方面予马来人以特别报酬。“实现目标的关头要素是针对马来人停止教诲重组。”到新经济政策期间结束时,马来西亚已有7所大学和3所学院,因为实施定额(固打)制,新的高档教诲机遇更多地为马来人所享有,是以,各种马来人的技术和办理人才在新经济政策期间有了极大的生长。1970年,在专业范畴,独一40名管帐职员、79名大夫和33名工程师为马来人。到1997年,这些职业中的马来人已别离激增为1766名、4 508名和11 481名。当局为支撑马来门生获得高档教诲,还向他们供应了大量的奖学金。按照1983年的一项调查,每3名马来亚大门生中,有2名持有当局奖学金;而每5项奖学金,有4项是颁给马来人的。华裔门生仅获奖学金名额的14.4%,印裔门生为4.35%,东马的门生2.9%。另有一项当局办法对鞭策马来人教诲起到了很大的感化,这就是:到1982年,统统百姓小学和中学都已将马来语作为首要讲授媒介语,并从1983年开端,高档院校中也逐步以马来语代替英语为首要讲授媒介语。在工商执照方面对马来人的偏向亦一样较着,如1983年,73.5%的砍木执照和63.9%的门路运输执照颁布给了马来人,而这些部分本来是华人占安排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