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老高,父皇叫你呢[第2页/共3页]
边疆的战事,是读书人体贴的事,每次谈到这个话题,都会有各种人主动发言。
但是一看严成锦答的策题,有条有理,先是“孟母”,竟然悟出了陛下的深意,再看治水,这个考生不得了啊!说得有理有据,连疏浚的郡县都一清二楚,可谓对大明的水患非常熟谙。
李东阳纠结半天,内心不想让严成锦当状元,可此子答得滴水不漏,实在太好了。
严成锦瞥了眼身边这个墨客,应当就是榜眼伦文叙了,长得中规中矩,明显有些怯怕,低着头不敢视人。
内心却暗道,此子心口不一。
不远处,李康对着严成锦道:“没想到,老高兄是状元郎,可喜可贺!”
刚过拂晓,弘治天子已经来到了暖阁,翻看礼部送来的一甲答卷和名单,三份答卷中,有一份用李东阳楷书,字写得好,题也答得好。
不由冷哼一声,又仿照本官的楷书!
内宫监的刘公公到严府宣过两次旨意,他认得严成锦,在宫里撞见,便主动为他带路。
但他也晓得轻重,除了与王越订交过密外,倒也没有能够指责的处所。
严成锦走得很慢,一道人影亦步亦趋,也走得很慢,午门之前,另有人敢打劫,蓦地转头,谁知是王守仁。
………………
东阁,李东阳领着阅卷官批阅卷子定个大抵。
状元的头衔真落到头上,又是另一回事。
王越不就是该搬场那类人吗,严成锦这个家伙还往上凑,明显就是口是心非。
朱厚照喜滋滋地端起大觥,一饮而尽,气得弘治天子吹胡子瞪眼。
“管理河患,当因势利导,当疏浚处疏浚,当扼塞出扼塞…………”弘治天子对比其他的两份答卷,看到榜单上的排名:“朕看这份卷子答得好,夺魁绰绰不足,为何只给第二?”
严成锦温谦恭良:“替家父谢过伦兄,身为臣子,这都是应尽的任务。”
取士不成儿戏,先由翰林进士出身的考官们,遴选优良的卷子,再由李东阳过目一遍。
严成锦落荒而逃:“门生还要到宫里赴宴,先行告别,父执也早些归去吧。”
严成锦细心测度,如果弘治天子在席,会不会当众考他的学问,会不会有其他寺人难堪。
李东阳道:“这是臣初度制定,最后还请陛下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