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老高,父皇叫你呢[第3页/共3页]
寺人来宣谕时,严成锦吓了一跳。
弘治天子笑得慈眉善目:“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朕常常顾虑于心,以此为镜,以是,本日的琼林宴,不必拘束。”
严成锦挨着李东阳,身后是王守仁,不远处李康和杨景新也在。
到了文华殿,伴伴和婢女们安插赐席。
刘公公道:“状元郎,你的位置在这边。”
严成锦细心测度,如果弘治天子在席,会不会当众考他的学问,会不会有其他寺人难堪。
一会儿要颁发获奖感言该说点啥呢?
不由冷哼一声,又仿照本官的楷书!
不远处,李康对着严成锦道:“没想到,老高兄是状元郎,可喜可贺!”
状元的头衔真落到头上,又是另一回事。
李东阳道:“这是臣初度制定,最后还请陛下决计。”
但是一看严成锦答的策题,有条有理,先是“孟母”,竟然悟出了陛下的深意,再看治水,这个考生不得了啊!说得有理有据,连疏浚的郡县都一清二楚,可谓对大明的水患非常熟谙。
“扯甚么驴蛋子!”屈伸冷哼一声:“老夫的亲书,现在只怕已经到了宁夏了。”
会著书又能戍边的儒将,老爹在读书民气中的影响很深。
杨大川两人悻悻然,出了紫禁城,大师各自散去。
严成锦一脸乌青。
李东阳看到了一份卷子,书法与本身形神符合,毫无疑问,就是严成锦的。
弘治天子还要命礼部设琼林宴,二甲以上都要赴宴,本身又是状元,到时候要不要颁发获奖感言,这可如何是好?
倒是体贴朝事的人。
但他也晓得轻重,除了与王越订交过密外,倒也没有能够指责的处所。
内宫监的刘公公到严府宣过两次旨意,他认得严成锦,在宫里撞见,便主动为他带路。
弘治天子就不这么想了,明显能够取一甲第一,礼部却只给了第二,这不是使绊子吗?他是个内心公理,讲究公允的人,又怎会晤得如许的事产生。
李康感慨:“虏寇难剿啊!”
严成锦不想考上状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求二甲中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