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治国平天下[第2页/共6页]
曾国藩固然是通过科举测验出人头地的,但他对儿子的教诲却很矫捷。两个儿子科举之路不顺利,连举人都未考中。曾国藩鼓励他们读有效之书,习有效之学,而不要一味沉浸于科举宦途当中。同时他鼓励体质不好的儿子多外出,在赏识山川中增加历练、熏陶脾气。毫无疑问,这在当时都是相称开通的。在这类开通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中,兄弟二人都学有特长,并获得了不小的成绩。曾纪泽学习英文,研讨近代科技,并于光绪四年(1878年)出使英、法等国,又于光绪六年兼任驻俄公使,前后用时八年之久,“万国身经奇天下,半生目睹小沧桑”,成为中国最早的交际家之一。在兼任使俄大臣期间,曾纪泽为收回伊犁与俄国停止了长达半年多的艰苦构和,终究在1881年2月改订新约即《中俄伊犁条约》,代替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为中国争回了大片国土。这是曾纪泽交际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也是近代中国交际史上一大成绩。曾纪鸿则精通算学,编有《炮攻要术》、《电学举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卓有成绩的天然科学家之一。
气愤也罢,无法也罢,都已经于事无补。这不是曾国藩的失德,能够看到,在对待后代的婚事上,他比袁世凯之流要高贵和慎重。曾国藩不是不心疼本身的女儿,几个女儿的婚事都是他亲身遴选的,都是找一些流派相对的,或者是至好老友的家庭,他没有选错亲家。这对于当时的一名在朝廷任重职的大臣,如许体贴和操心女儿的婚事,也要算是对女性的看重了。这不是他小我的悲剧,而是期间的悲剧。自在婚姻离他阿谁期间太悠远,固然当时西方早就大行其道——在此前后,恰是《红与黑》、《简爱》等文学作品流行的期间——而他糊口在中国,他不能分开本身糊口的这片地盘太远。他超出了期间,表现着开通,却不能大踏步地进步,不成能完整离开于保存环境。他盘桓于旧途,恋栈于老路,固然用心良苦,毕竟难有冲破,在很多事情上甚而涂上了悲剧色采。
欧阳夫人是曾国藩的结嫡老婆,也是他的教员欧阳凝祉的女儿。婚后与曾国藩育有三子五女,宗子曾纪第早夭,实际活活着上的有七个。欧阳夫人暮年在湘乡故乡,道光二十年(1840年)携子纪泽进京与曾国藩团聚。在北京的十二年中,生下五个女儿:纪静、纪耀、纪琛、纪纯、纪芬,以落第三个儿子纪鸿。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离京,欧阳夫人带领后代回到故乡,在乡间持家教子十余年,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才随居曾国藩官邸。